原文
非历史科学理论的变化,必然带来历史的重写。对于同一历史问题,每一代史家都会有新的处理,因为每一代都会有不同的看法。——2.8章节《概念化与理解》
批注
按照作者的历史观,历史并非绝对的客观,而是要受到具体历史学家的影响,更准确地说,是历史学家掌握的非历史科学理论的影响:“一篇有关1914—1923年间德国货币史的论述,必然要受到作者所持货币理论的限制。法国大革命的史实,由君权神授说的信仰者来写,与持其他观点的人来写就完全不同。”
作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就体现了史家对历史的影响,司马迁希望“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谓“成一家之言”,就体现了《史记》当中包含了很多司马迁本人的看法。但这并不影响《史记》是一本伟大的史书。
“非历史科学理论的变化,必然带来历史的重写”,如果这句话不假,我们能据此推理得到一些结论:
首先是,如果一个人要立志成为一个历史学家,那么他不仅要学好历史,还要学好其他非历史学科。
然后,我们在读史书的时候,最好对作者有一些了解。
最后,同一个历史事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看起来,史学家解读历史事件是对历史做整理、定位,但同时也是,史学家对历史进行定位的时候也在通过对历史的解读被定位。我们既可以通过阅读史学家的书来了解一段历史,也可以通过阅读史学家对某段历史的解读来了解这个史学家。
还有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我们当今的历史会被如何书写?许多年以后,我们的后代在读我们当今历史书的时候会作何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