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玄春,今天阅读的章节是:步骤三 整合阅读法让你一句话道尽复杂之事p57-p67
【我见】
1 什么是整合阅读法
阅读时最应该警惕的其实是“感觉自己读懂了”!读书的时候,人们很容易产生错觉,认为“自己读懂了”。
如果不能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读了什么,那就等于没读懂。
读者可以用自己的话说出作者的意图,这才叫读懂一本书!
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是有没有读懂文章的分水岭。
小结:能用简短的话概括=读懂。
能不能用有限的字数总结出自己或他人的观点,这才是阅读时“读没读懂”的判定标准!需要我们重点注意。不能用简短的话对内容做出总结,那就相当于没读懂!
为何人们容易产生“自己读懂了”的错觉?
一篇文章的字数越多,传递的信息量就越大,你读后就越容易产生“自己收获了很多”的感觉。但其实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掌握了多少知识,很有可能只是极小的一部分而已。
一本书就像一条鱼。
作者一般会把结论或最想表达的观点放在开头。
不管是什么样的文章,都有开头,有结尾,中间有一条线,将所有观点连接起来。从开头到结尾,文章的大方向已经定好,全靠“鱼骨”把作者的观点串起来。而各样的例证、名人名言等,正是附在鱼骨上的美味“鱼肉”
所以那些案例和故事就像鱼肉一样,其存在是为了让读者享受阅读的过程。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看书时就往往只会吃到“鱼肉”,忽略最为重要的“鱼骨”。
“鱼骨”才是作者的核心思想,“鱼肉”是为了吸引读者阅读而创作的。
整合阅读法到底是什么?
整合阅读=“骨肉分离”。
骨肉分离的技巧就是摘要阅读法和推测阅读法。
【我思】
能否用一句话把整个事件的核心观点说出来,这个概括能力是我们都需要锻炼的一项能力。
这一部分其实也是按照“整合阅读法是什么”“什么是整合阅读法”“我们为什么需要整合阅读法”的结构写的。
里面就提到人在读书时最容易产生自己读懂了的错觉,就跟做数学题,一听就懂,一做就废的状态相似。
所以读完一本书之后,还有一个动作是复述。
产生自己读懂的错觉的原因,是因为一本书里面除了文脉框架之外,还有很多案例故事,把这些信息接收到之后,却没有明白该信息背后的要义,即便是明白了,也不知道如何去用。
所以作者又把一本书比成了一条鱼,因为文章的结构就类似于一条鱼,有开头,有结尾,中间有主线,所有观点连接起来。
形成的鱼骨把作者的观点串联起来,各种各样的励志名人名言故事案例就是附在鱼骨上美味的鱼肉。
没有鱼肉,只有鱼骨的鱼不好吃,只有鱼骨,没有鱼肉的鱼吃不了。
鱼骨跟鱼肉的结合,才组成了一本完整的书。再把这本完整的书拆了零零碎碎,把鱼肉吃完了,才看得懂鱼骨的意思。
没想到吗?所谓的整合的动作,其实就是拆解。
把鱼肉和鱼骨分开的过程就是整合阅读。
书中哪句话可以代表作者的核心观点?用简单的话把作者最想表达的东西写出来,便是摘要阅读法。
摘完本段之后可以预测,接下来的文章里面讲什么?这就是推测阅读法。
摘要阅读法和推测阅读法两个小技巧结合,就能将一本书做到骨肉分离,合成整合阅读法。
在整合阅读法的训练中,其实更多的是用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话来阐明书中的话。俗称看完整,不要断章取意。
【我行】
上面的我思其实是把我见重复说了一遍。
接下来的行动可以用《高分读书法》的方法去读《费曼学习法》,又可以用《费曼学习法》来读一遍《高分读书法》。
1327字
总用时1h。
【上午反思】
今天醒来八点半,吃完早饭耍手机,刷了四个多小时的唐山打人事件,我在想这个事和我有关吗?毕竟没发生在我身上。
我在想这个事和我无关吗?
可我也是个女性,而且我的性子容易讨打,过刚易折。
但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我该柔吗?
不见得退让就能免遭难。
村妇管好自己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就好,哪管国家大事,随风飘呢?
不看不想,有点自欺欺的样子。
谁能给我答案?只有时间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