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GPA的公众号里面提到了5分钟思维,用来解决拖延,中间举了一个《胡适留学日记》的例子。
7月4日
新开这本日记,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打牌。
7月15日
打牌。
7月16日
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7月17日
打牌。
7月18日
打牌。
这个片段大家广为人知,我也是在看完这篇公众号文章之后才知道这是网友改编的段子。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
《胡适留学日记》第一卷节选不过,段子之所以那么编还是有一定原因的,胡适先生的确也有记述打牌的时候,但不是只有打牌。
《胡适留学日记》第一卷节选根据网友整理,《胡适留学日记》第一卷中有“打牌”记录累计36次(二月1次、三月1次、四月3次、五月3次、六月3次、七月11次、八月10次、九月4次),在最频繁的七、八、九月,平均不到三天就打牌一次。大概疯狂打了三个月牌之后觉得要洗心革面了,胡适先生在9月6日的日记里写道,“今日,迁居世界学生会所,初次离群索居,殊觉凄冷。昨日,与金涛君相戒不复打牌。” 之后留学日记里就再也没有打牌的记录出现了。
之所以段子会传播那么广还有很多人信以为真,大概是因为投射效应,认为“啊,原来名人和我是一样一样的”,于是就不加思考与核实的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