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老乡家闲吃喝了几天后,仇队长就开始安排下地的任务了。仇队长人长着一张长脸,黑里透红的脸上有些严肃,头上裹着一条毛巾,裤腿挽的很高赤着脚,扛着把锄头晃来晃去。“今天要干的活是割稻子,大家到队屋领镰刀后下田”。我的妈呀,割稻子没干过去看看吧。这时节已是深秋了,但田里还有不少稻子没有收割,这下可有的干啦。
第三生产队40多户人家,却有着300多亩地。正田有200多亩,其余是洼地、干塘开出来的副田。站在田垄边上一眼都望不到边,黄黄的稻穗、田里扎起的草堆、远处飘着烧地的缕缕黑烟和天边朝晖映出一副极美的画面。几片田里站着成排的老乡正在挥汗割着稻子,后面的拌禾机上几位老乡轮流上下,稻谷纷飞四溅。有几位老乡看见我们,扬起手臂大声招呼着。这就是再教育的锻炼场所,开干吧。
路过队屋每个人选了把镰刀,脱掉鞋子搂起裤脚下田喽。。。。秋天稻田的水已经放干,但湿润的泥巴踩上去还是陷脚,刚被割去的稻茬也很扎脚。大家趔趄前行走到一片稻田处站定,一位老乡大步走了过来,挥舞着镰刀做起了示范,口里还大声说着“双脚打开,镰刀刀口要紧贴在稻杆上再用力,注意刀口不要向上”。大家都不敢怠慢,按着示范练了起来,慢慢就得了要领。时间过得很快,看着身后被放倒的稻杆,心里甜丝丝的。顽皮的楚明这时已加入到拌禾的人群中,日生也慢步走向拌禾桶,飞过来的谷粒打到脸上生疼。秋天的气温宜人,每个人身上淌的汗水很快就干了。傍晚的霞光四射,三三两两的老乡们在落日的辉映下走出大田,收工啦。
几天之后,200多亩的正田都收割完毕,队屋的禾场上堆满了谷子。日生也尝试着将装满稻谷的箩筐担出大田,可使出了吃奶的劲只是艰难的走出几步,只好放弃。旁边一位年轻的老乡接过担子,挺直了身板一路大步的跨上田干,飞奔着去了队屋。。。这就是差距不能不服。生产队的付田是包户收割的,虽然副田的产量不高,但打出的稻谷是分到各家的口粮。
不担心吃喝的日子过得也还惬意,虽然每天都累得像头驴,可倒在床上就可以酣然大睡。如果说这就是农村生活,这就是再教育真还不是如此,自立、自足、自娱、自苦的日子很快就会降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