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经·小雅·瓠叶》:下酒菜——兔头

《诗经·小雅·瓠叶》:下酒菜——兔头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2-04-06 21:21 被阅读0次

《诗经·小雅·瓠叶》:下酒菜——兔头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酒是什么,说到底就是一种轻量麻醉剂。之所以说它是轻量麻醉剂,是因为无论从生命个体的健康,还是从社会有机体健康的角度看过去,它本身的危害性,都是极轻微的。之所以又称它为麻醉剂,是因为它本身有放松神经的作用,同时又具一定的成瘾性。

有个笑话是这样说的,话说父子两人挑着两担酒到集市上去卖。走到半道上,酒坛子忽然烂掉了一个。做父亲的见多识广,爬到地上捧起就喝。做儿子的没见过这种阵仗,傻愣愣地站在那里。做父亲的便骂他——你个呆子站在那里难道还要等菜?

笑话归笑话,间接说明要想喝好酒,最好是有那么几道下酒菜。

两千多年前,最好的下酒菜,应该是鱼了。《诗经·小雅·鱼丽》中的“鲿鲨”“鲂鲤”“鰋鲤”,都是用来招待贵客的上好下酒菜。《诗经·小雅·南有嘉鱼》干脆将“南有嘉鱼”与“君子有酒”联系起来。似乎“嘉鱼”与美酒是一种不可分割的绝配。

《诗经·小雅·瓠叶》的招待水准,似乎一下子降低了不少。整首诗共四个小节,每个小节四句话,千两句话写下酒菜,后两句写敬酒喝酒。整首诗一共出现了两道下酒菜。一是“采之亨之”的“幡幡瓠叶”——拿采来的瓜叶烹煮成一道菜。二是“炮之燔之”“燔之炙之”“燔之炮之”的“有兔斯首”——也就是经过反复烧烤、加工的兔头。

客观来讲,这里的“有兔斯首”未必就是今天我们常见的麻辣兔头,但如果理解成整只兔子的话,似乎与前面的“采之亨之”的“幡幡瓠叶”有违和感。随便采来瓜叶烹调做菜,和随便拿出本来准备自己享用的兔头来招待客人,可能更能见出主人的诚恳、朴实。如果端出来的是一只整兔的话,多少有些不够完美。

除了对两千多年穷家待客真诚与朴实的描写,这首诗在用字上的讲究也是可圈可点的。关于兔头的炮制,诗中共有三句话,分别是“炮之燔之”“燔之炙之”“燔之炮之”。“炮”是裹起来烤制的意思,“燔”是用火烤熟的意思,“炙”是在火上熏烤的意思。三个字本身意思相近,合在一起颠倒使用则是另外一重意味。表明菜虽不好,主人却是极尽热情,想尽各种办法保障它的口感。再加上面对“幡幡瓠叶”时的“采之亨之”,菜虽然只有一荤一素,荤菜还是上不得台面的兔头,但诗人却在菜的加工上不吝笔墨,外空心思。间接表明主人待客的尽心。

关于饮酒,诗人分别写了“酌言尝之”“酌言献之”“酌言酢之”“酌言酬之”。“酌”是斟酒的意思,“尝”是品尝,“献”是敬酒、敬献,“酢”是回敬,“酬”是主人再敬酒。从试探性的品尝,到敬酒、回敬,再敬,宴席上宾主双方的情谊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瓜叶翩翩瓜果香,随手采来做成汤。君子备上香醇酒,斟满一杯请客尝。

取来兔头作珍馐,烤它煨它香悠悠。君子备好醉人酒,斟满敬客将之留。

拿出兔头做土豪,烤它熏它成佳肴。君子备好醉人酒,斟满回敬礼节到。

兔头待客礼不亏,煨它烤它成美味。君子备好醉人酒,斟满一杯复一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小雅·瓠叶》:下酒菜——兔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hd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