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苏轼 北宋词人
黄州定慧院寓居所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
①定慧院在湖北黄冈东南,是苏轼屡曾踏访之地。
②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
③饮酒,赏花,醉卧,听琴,飘飘欲仙之境,故这首卜算子,笔下无一点尘俗气,非胸中有数万卷书,孰能至此。
赏析:
上阕人、鸿分写。
起二句写夜景之幽静,萧索清冷之意。缺月、疏桐带有强烈意绪的意象。烘托出三、四句幽人与孤鸿的出场。
恰恰因为漏断人初静,“谁见”反而问得蹊跷。
幽人出没之际,必是他人栖息之时,盖有人遇见之时,幽人难觅踪影。
幽人之“独”与孤鸿之“孤”,放在缺月疏桐映照之下和漏断人静的深夜,意绪更加强烈。
独来独往的幽人与飘渺无着的孤鸿,不期而遇,无疑也冲淡了彼此的“孤”与“独”的感觉。
盖幽人而得孤鸿,“谁见”二字便有了着落;孤鸿也因幽人的陪伴,飘渺之意顿失。
彼此惺惺相惜,坚守孤高与清傲,苦度寂寞深宵。
下阕转为人、鸿合写。
盖因意趣相近,同沐缺月之余光。头两句顿起波澜。幽人与孤鸿,原以为茫茫夜色,独自品尝寂寞,现在陡见对方,不免惊起,回视一过,原是异类,心中纵有万般恨亦无法倾诉。虽“惊起却回头”,却也不无惊喜的意味。“有恨无人省”,惊起回视一霎的希冀,讯即化为无人省察的无奈。在“孤”和“独”之外,平添一份遗憾。
煞拍两句,遂息绝希望,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宁愿在寂寞、清冷的沙洲上,独自品尝飘渺无依的滋味,消解内心积郁已久的恨意。勾画出孤傲的形象,堪称一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