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译文:
弯弯的勾月悬挂在疏落的梧桐树上;夜阑人静,漏壶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谁见到幽人独自往来,仿佛天边孤雁般缥缈的身影。
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
分析鉴赏:
定慧院是苏轼被贬到黄州的第一处寓所,在黄州东南。在这首词里,写了一人一鸟,上阕写孤鸿见幽人,下片写幽人见孤鸿。明写孤鸿,暗有寄托。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残缺之月,悬挂在天边,从疏落的枝桠间洒下清辉,漏壶里的水已经滴尽,白天嘈杂的人声渐渐听不到了。有谁能看见幽居的我,独自一人在月下徘徊,仿佛形影相吊的孤鸿,在天地间飘忽往来。
开篇营造出一个月下清冷,萧索寂寞的环境,幽人独行徘徊,孤鸿飘渺无迹,作者用幽人自比,写出了内心的冤屈,不平,孤独和寂寞,
这里,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与身影飘渺,轻灵飞动的孤鸿,或分或合,互相映照,对应契合,营造了一个人鸿合一,托鸿见人的象征形象。
作者在凄冷的月下,想起自己“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时心”,满腹经纶,表里澄澈,如今却落得如此下场,内心一片孤独酸楚。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醒,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孤鸿听到一点细微的声音,惊恐万状,心怀恐惧而一下飞起,满腹的委屈忧苦却无人理解。他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独自忍着寒冷,守着寂寞,在空阔的沙洲之上徘徊逡巡。
诗人因讥讽新政,被人以“蔑视朝廷,讥讽时事”的罪名押赴御史台监狱,几乎丧命。后经众人相救,从轻发落,被贬到黄州。他在黄州,无权无势,无金钱无自由,生活极为困顿,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经历劫难之后,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之感。时时惶恐,深感不安。
孤鸿惊起回头,无人理解,失所无依,忧恨无告,正是词人刚出囹圄,惊魂未定,愤郁不平,顾影自怜的生动写照。孤鸿选求宿处,不肯苟同流俗的坚守,正是苏轼高洁自许,坚持真理,坚持操守的本色。
正如刘乃昌所说:“全篇以月夜孤鸿自况,借以表达自己宁愿隐身幽居,不肯随人俯仰的孤高自赏的感情,以及歧路彷徨的心态。”
全篇意趣深邈,气质超逸。
黄庭坚说:“词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