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金字塔式的组织架构和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要求,因此企业推动组织架构转向扁平化,提高自身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变化的反应速度和适应能力。不仅如此,企业还要对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升级,提高组织架构的弹性和灵活性,构建由专家、顾问以及多部门员工组成的,具有弹性的流动性组织,进一步革新管理模式。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经营成为很多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化管理可以在企业跨国经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方面,企业开展跨国经营需要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建设工厂和销售点,为了确保能够及时满足客户需求,企业必须提高采集、传输和接收生产进度、发货状况、财务资源状况等信息的速度和精准度。因此,企业需要使用更先进的资讯管理工具,借助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强化自身的通讯管理能力。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快速变化,单一的生产方式在灵活性方面无法满足企业的经营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需要构建柔性制造系统来适应生产变化,打造多元化的生产方式,制定科学的生产计划。在数字化管理手段的支持下,企业能够有效提升生产计划管理水平,为跨国经营提供有效支持。
随着产业分工不断细化和合作交流日益频繁,企业逐渐认识到如果无法将大量经营资源整合到企业价值链中,而是仅利用自身的资源来发展,那么将难以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基于价值链的数字化管理需要企业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在加强产品研发、营销扩张和售后服务的同时将客户、企业内部资源以及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和客户等集中到价值链当中,不断强化对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变化趋势的监控,从而达到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提高管理的规范化程度的目的。
具体来看,企业数字化管理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企业可以将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等)融入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和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充分挖掘各个生产环节的生产信息,实现生产信息的高效整理、传输、存储和应用,大幅提高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企业管理决策的网络化、智能化
在管理决策方面,企业可以将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ES)、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O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contemporary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CIMS)等电子信息技术融入信息管理之中,提高管理信息处理环节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在最大程度上确保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企业商务活动的电子化
企业可以利用MIS、电子订货系统(Electronic ordering system,EOS)等计算机系统和增值网络(Value Added Network,VAN)、企业内部网、外部网、因特网等计算机网络对商业活动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电子化处理,从而实现交易过程的无纸化和直接化。
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是确保商业活动正常开展的关键。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物流与资金流的运动规律备受企业关注。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商业模式逐渐发生变化,信息流的运动规律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我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后,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信息管理能力,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打赢市场份额保卫战。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企业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企业应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推动信息处理方式向电子化转型,充分发挥出自身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
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信息处理能力将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管理理念的进步,企业的组织规范、经营规范和市场行为规范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对企业来说,资金实力、经营模式、商业模式的重要性大大降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逐渐成为一项重要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