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改变了习惯,你就改变了能力。
能力的毒药
相信在你的生活中,类似的话是很熟悉的:
- 我的交际能力一般,更擅长做工程,所以潜心做技术就好了,和人打交道什么的尽量避免吧;
- 他的学习能力更强,比你更有潜力;
- 他混得好是因为他会说话呀,我要是有他那张嘴我早就上去了;
- 我的自学能力要像他这么好,就不会受到不同老师那么大的影响了;
把这些话总结一下,大致有这些句式:
- 带“能力”后缀的:“工程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代码能力”、“架构能力”;
- “擅长/不擅长xxx”、“xxx方面厉害/不行”、“xxx方面是优势/劣势”...
这样一些评价能力的语言,就像一颗颗毒药,在暗示你一个事实:某种能力,你具备就是具备,不具备就是不具备;擅长就是擅长,不擅长就是不擅长。它就在那儿了,不动了,固化了。
它毒在哪呢?分类讨论一下:
- 假如你不具备这种能力:不具备就是不具备,我想办法绕开要用到它的地方就好;
- 假如你具备这种能力:对能力的评价是依赖环境、依赖评价人的,比如在程序员中可评价为“擅长和人打交道”的人,对HR或产品来说可能只是基本的能力;再比如同一种能力,小明觉得你这方面强,小强可能觉得你一般。所以你一直处于一种动荡,似乎昨天觉得自己还挺会说话,今天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不会说了。
所以传统能力模型中,能力具备相对性(因环境而异)、主观性(因评价人而异)。可能环境稍变、或者不同人的一句评价,就会导致对自己产生怀疑:我真的具备这个能力吗?以及想要去证明这种能力的存在。不过你再努力再证明,它依然只能是相对好、主观好。
所以,没有永恒的能力。
告诉你交际能力重要,你就能擅长交际吗?当你用固化的观点看待能力的时候,首先在心理上就屏蔽了“这完全是可改变,并且易改变”的可能,也就更难去挖掘交际能力的本质是什么,怎么提升和练习它。
能力的本质:习惯
先回顾一下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能力发挥的过程,实际上有更高抽象的特征:
- 第一时间会冒出一个习惯的想法或做法,主导了做这件事的流程的整体感觉。在没遇到问题的情况下,一般这个感觉就带着你走下去了,直到事情结束你都在跟着这个感觉走,大脑不会绕出来想太多(思维习惯);
- 假如遇到了问题,会停下由感觉主导的流程,一个相对理智的思想会去分析问题,在以往的经验和流程中找到解决方案,或者知道怎么去探索新的解决方案(方法论);
- 无论是感觉,还是相对理智,抑或二者穿插,不变的是潜意识的“大象会处在某种情绪当中,在特定的情况下会好奇、焦虑、恐惧、镇静,影响着整个过程中的心态和状态(性格惯性)。
这个模型可以用这张简单的图表示。这三个名词属于我自己的名词体系,对不同的人表述可能不是很准确,但它们想描述的大致是:
- 思维习惯就是面对一件事或一个问题,你不需要特别去想,你自然会按照这个路子去思考和行事,属于潜意识层面。比如看到一个漂亮女孩和一个长得一般的男孩结婚,第一反应是这个男的家肯定有矿;拿到一本书,有的人会自然先翻看目录浏览一遍,有的人会自然跳过目录从第一章开始看。
- 方法论就是对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套路,第一步做啥,第二步做啥,假如在某一步遇到了某某问题又怎么办。它是相对清晰和可描述的,也是大脑理智可以掌控的部分,不像思维习惯一样“上来就是干”。方法论实际上也是习惯,只不过在头脑层面,还没到潜意识层面。方法论不断熟练、潜意识化,就会慢慢形成思维习惯,你不需要刻意想它就出来了。
- 性格惯性就是你遇到什么事的时候性格的习惯反应,比如遇到陌生的问题就开始莫名烦躁,比如听到别人的否定评价就会感觉羞耻、急于想解释。性格惯性属于性格中可以调控和改变的部分(那相应的也有一些不可改变、或者压根就没必要改变部分,就不展开了)。
之所以把它们统一为“习惯”,是因为他们有这样的特点:比较固定,具有惯性,但是完全是可以改变的。
能力,其实就是各种习惯的集合。能力的表现过程,就是各种习惯相互连接、相互作用去面对一件事的过程。所谓的能力高低,本质是一个人面对熟悉的场景或新的问题之时,各种习惯及其有机组合能否快速有效面对或解决。
那这就意味着:当你改变了习惯,你就改变了能力
。
玄机
我承认玄机这个词装逼了。但是想表达的是,这个能力模型能起作用的原理是什么。
- 挑战了传统能力模型的“固化”的特点,用变化的观点去看待它;只有你觉得它可以变化了,你才会尝试去思考、去变化。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心理暗示:能力是可改变的,只是它有惯性。它可以给人一种“时空感”,或者叫“延迟满足”,我相信这份改变迟早会到来,而不是因为当下没有得到立刻的满足而焦虑、慌张;
- 当你的能力被质疑的时候,无论来自别人还是自己,你会很快从被否定的低落中跳出来,因为我具不具备xx能力实际上没有意义,一件事是否能达到预期,其实是这些习惯决定的。只要我找到了我三个习惯中不合理的地方去改变,那我迟早也能成为你们口中具备这样能力的人。这样其实很巧妙地把对自我否定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对事情和问题本身的关注上,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 从能力发挥的流程入手,提炼出了三个方面的习惯:思维习惯、方法论、性格习惯,提供了对每种能力可参考的分析方向。
先说两句题外话。我一直认为,任何方法或观点,如果忽略了心理因素,就一定是不成熟的、不可行的方法。而心理因素又完全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没有任何方法会是普适的。黄药师说“最厉害的武功,就是自创的武功”,公司一位师兄说“本质是什么不重要,找到本质的过程才最重要”,因为自创的都是最定制、最契合你自己的解决方案。
所以,第一,你怎么看待能力都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这个能力模型其实也只是一种“观点”,它的玄机其实是从“心理”入手的;第二,把握了心理的玄机,结合自己的心理特点,去重新看待很多问题(包括这个模型),一定会有巨大的收获。
案例
总结出这个能力模型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在某些场景下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这里列举两个案例,分别是对自己和别人能力的重新审视。
一
前段时间刚接触公司计费这块儿业务,过去没有在毫无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完整地看过整个系统的代码,所以看了几天都感觉毫无进展。然后几乎快要给自己下了“我看代码能力不行”这样一个结论(其实这个能力模型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触发出来的思考)。
通过对三种习惯的分析,我发现:
- 思维习惯:面对整个系统的代码,我习惯于从小处入手,顺着往下看,其实对系统全貌是没有把握的,就好像看书不看目录直接看第一章一样。所以我过去的思维习惯是由小到大,这可能是有问题的,尝试一次由大到小;
- 方法论:怎么接触一个新系统的代码,我过去完全没有方法论,没有一套可参考的流程。然后这次我基于“由大到小”的核心,尝试提出了一套方法去看,发现还真是有效果(这个方法也很有意思,以后有机会分享);
- 性格惯性:第一次看这么“大”的代码,我承认,我慌了。
调整几个习惯重新出发,确实运气也不错,相当顺利,自认为看的质量还不错(不过也必须意识到或许不会每一次都这么好运气,刚好解决)。
二
有次有个人聊到某个问题的时候,说自己怎么怎么解决的,哇塞很精彩,我觉得他这方面的能力好强。然后一对比,矛头就指向自己了:我感觉自己这种能力不行啊。那过去这种时候可能心理上会习惯自我安慰说没关系他强任他强,甚至自我保护说他这种能力强,但是xx能力不如我啊。那这其实就掉入大坑了,对方的能力没学到,还给自己营造了虚幻的安全感。
然后想到这个能力模型一下子就跳出来了。尝试去分析他面对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的思维习惯是什么,整个过程的方法论是什么,之前那种失落的感觉瞬间就消失了,回归到了问题本身上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