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这个时间,小编看到一则关于影视娱乐圈的评论,内容十分客观诙谐。他恰到好处地抛出了除当今影视圈怪相之外,有关互联网流量的一般问题,引发我们思考,今天,互联网红利正当的时代,流量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吗?
如此清新脱俗的玩笑,以小见大,概括了中国社会近半个世纪的财富变迁。他虽是从影视投资人对创作的态度来讲,实则是对今天互联网行业对真正有价值东西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无奈和批判;是对互联网企业闭环生产模式的抨击,谴责互联网行业通过泛娱乐化手法,达到获取利益的目的。更严重的不仅导致影视艺术行业的畸形,而且让国民的健康价值观受到蚕食。
所谓闭环生产模式:即 我指定题材,指定了拍摄内容,我自己买,自己做、自己卖。原材料都是他的。所有的人就拍这个东西,所有人都只能买他的IP来做。比如说网文,网文是他们自己公司的东西,我出很高的价钱买,在自己的平台播出。
长此以往,最直观的问题凸显出来,在互联网资本进入影视行业之后,电视剧行业进入整体亏损。
这个敢说敢言,语言精练犀利的人就是编剧汪海林。
严格来说,他是建国后第一批职业编剧,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创作过的作品很多,最著名的剧本有《楚汉传奇》、《一起来看流星雨》、《铁齿铜牙纪晓岚》、《神医喜来乐》和《爱国者》等。
汪海林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发言中,论述了影视圈二十年的怪现状,各种爆料直接点名,不可谓不敢说,无所谓隐射,总结下来有三点:
1. 浙江财团与互联网资本,彻底改变了影视行业的样态,这个改变有着明显的“分水岭”,大概就是从影视公司可以上市融资的时候开始;
2. 他认为整个行业现在就喜欢长得好看的小男孩,现在投资也好,运作也好,平台各方面,他们话语权大,都是女的,女演员反而安全了。因为口味的变化,审美都被改写了,李易峰在演技的奖项上能打败段奕宏和廖凡,简直是个笑话;
3. 在国内,资本和泛娱乐化把话语权从精英手中夺走了,创作人、评论人、学者都应该站出来坚守阵地、夺回话语权,而像《我不是药神》这类作品,才是中国电影应该有的样子。
在另外一场演说里,汪海林更是金句频出,“我们电视剧《欢乐颂》里有句台词,'我养你',这样廉价的一句话,就让女观众们说被甜化了,这不是饲养员对猪说的么。”让人忍俊不禁。
今年的发言刚过去没多久,又在业内掀起一场旋风。
“本来不想说的,买收视率的事儿还在进行着。去年郭靖宇导演报了一次,他们收敛了一下,但现在还在买。
有一位制片人,他的剧播出后收视率不理想,电视台要他做数据,就是去买,他不想做后来被撤档了。
他很痛苦,跟我吐槽这个事儿。我说这个时代我们行业能有你这样有风骨的人,我真是由衷地钦佩,别人都买收视率,你坚持不买,你是这个社会的希望。
结果他说哎,我买了,买错了……尼玛,这还有假货?!
人家开价2000万,他嫌贵,说能便宜点吗,人家说有800万的,他就买了。没想到图便宜,没用。
政府现在在扫黑,我们的收视率就是黑的。谈到这些事儿,我很难过。现在买收视率更贵了,每部剧都要几千万。不过,我对我们的政府始终是有信心的,我不相信他们可以这么一直黑下去。”
受到更多关注的同时,他说:“最近我经常反思自己,批评这些事情有没有意义,哪个行业没有阴暗的部分?哪个行业没有不完善的地方?我们揭露越多、批评越多,公众对这个行业就越反感,甚至巴不得你这个行业出事儿。
我心里非常矛盾,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不是在给行业添乱?得罪人我不怕,但我担心适得其反。但是我们寄望于未来,又不能坐着等待未来。
我已经不年轻了,按理说革命是年轻人干的。在大学生电影节,我对学生们说,中国电影现在是全球票房第二,很快会成为全球第一,但你们不要只在国内争来争去,年轻人要看到世界,我们的电影首先要有中国表达、中国立场,要带着我们的价值观去跟世界交流。我希望有生之年看到我们的文化产品跟中国制造一样,占据全球的市场,我们的年轻人要做好准备,这是一个伟大而光荣的时刻。
在当下的语境,蔡徐坤被选为新青年。就这个问题我说过,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新青年,新青年你新在哪?礼崩乐坏的时候,你高尚;啃老的时代,你奋斗;平庸的生活,你超越,你卓尔不群,你自我成就,你万众瞩目或沉默孤独,你征服岁月,不论是否短暂,你年轻的生命曾经有过闪光的瞬间。蔡徐坤篮球打成那样都能做新青年,你呢?不努力行吗?”
批评有没有意义?
小编想,当然,当然是有意义的,以影视行业的收视率类比文字行业的阅读量,价值内容的边缘化,数据造假的恶风,一味追求爆款的虚妄,读者对深度文字的欣赏失去耐心,我们心底发出强烈的声音,反抗声,质疑声,被压迫的屈辱,被质疑的羞愧,我们如同被掀翻的乌龟,只能拼命在空气中挣扎。
我们必须承认,认知存在差异,而认知差异是产生偏见的主要原因,当然另一原因是人性的自私,但这不是我们今天要谈的问题。
让我们回到开篇提出的问题,在互联网红利时代,流量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吗?
答案是:是的,如果你看到的是红利;
答案是:不一定,如果你看到的是互联网;
答案是:不是,如果你看到的是时代。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有一门公开课,纸质书籍也已经出版,其中很有意思的一段话,小编在此贴出:
“有一次到新浪去做节目,新浪就在北京大学对面,隔着北四环。站在大楼上,隔着巨大的落地玻璃,我就感慨,隔了一条马路,跨了中国文化一百年。为什么一百年?对面是北京大学嘛。胡适、李大钊这些重要的人物都曾在红楼时期的北京大学,那时是中国文化的中心;而今天,影响中国文化的是门户网站。所以说,隔了一条马路,文化变迁跨了一百年。新浪的人听我这样说,便告诉我,许老师,潘石屹有一次也站在这个位置上,却说了一番和你不一样的话。潘石屹是北京房地产的大鳄,所有SOHO都是他盖的。他的感受不一样,说怎么四环边上还有这么一片平房啊?应该可以买地盖楼。旁边的人马上补充说,潘总,那是北京大学。”
世界每天都在飞速变化,所有事情都在发生,所有事情都在腐逝与风化,我们唯一不该遗忘与失去兴趣的只有文化。如果今天绝大多数的网络直播,都在说皮肤,口红,瘦身,奶茶,商家拼命因为流量投钱,以达到产品宣传的目的,如果绝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无可厚非,描述这是新时代的繁荣昌盛与幸福的定义,我们的文明就已经陷入失落的危险。
敬爱鲁迅先生及其作品或者对中国现代文学感兴趣的朋友一定知道钱理群老师,一定很熟悉他的鲁迅研究和《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这本书。某天,许子东老师遇到北大文学院的钱老师,问他最近有没有看网上的现象,钱老师回答说,不能看,一看就泄气,一看就不知道该做什么。
“网”上有蜘蛛,还有被黏住的各种虫子。网的所属者蜘蛛最后会把虫子吃掉然后酒足饭饱后把网补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矛盾在于,是非并不分明。这就是认知偏差。资本将时间分化,坚持思考的人,难以被接受,没时间思考的人,仍然执迷于资本与政界创造的宣传里。
“流量”是一个很源远的话题,是白话语境里“人气”的新说法,但“人气”与“流量”唯一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时间与技艺的累积,以“质”与“实”取胜,比如百年老字号,比如博物馆、卢浮宫、大都会里陈列的艺术作品,比如德行兼备的人,正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所有经得住时间检验的“人气”一定是内蕴爆发出商业潜质,而不是一开始就处于商娱的风口浪尖。这似乎与今天的即时满足与物质追求相悖。
在狭小的生存空间里,我们追求更多的可能,我们希望以超越认知的学习态度代替网络骂战,我们鼓励理智的感性崇拜,我们不愿被互联网绑架,我们有太多热爱,还有太多好书要读,太多好艺术等待发现,太多好人要遇见。
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寄希望于努力创造的世界里,有真正适宜人类情感和地球体验的生存方式。在今天的世界,感同身受W.H.奥登的那句诗:在正直的人群中正直,在污浊中污浊,如有可能,须以羸弱之身,在钝痛之中承受,人类所有的苦难。
在我们的世界里,流量什么也不是,既如此,也就不必一味追逐。
互联网,商业,娱乐,生活——在这个物质纵横交错的时空,请用我们现有以及不断进化的认知思考,让幸福的定义更加多元。这才是更重要的。
原创/A LONG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独角秀LiveShow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