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三天,参加了Paul(郑振佑博士)的《商业教练》课程,顶尖导师的顶尖课程,让我这三天收获满满。
Paul博士是谁,在这里就不再叙述了,不清楚自行百度就好。
名声怎么样,道听途说是不准确的,但亲身听了三天的课后,却深深被大师的精神与魅力所吸引。Paul博士果然名不虚传。
53岁的“老人家”给了我太多的惊喜。
活力无限的Paul博士他用充满激情的声音连续上了三天课后,高昂的声音依然不减的时候……
当他利用中心状态,以四两拔斤的方式,将体型比他强壮的学员顶开的时候……
当他将自己变成一个移动的表情包,层出不穷地为将课程内容展示出来的时候……
当他解答学员无穷无尽的问题时,那种淡定自如、随手拈来就化解掉困惑的时候……
真羡慕这种状态、真佩服这份淡定、真景仰那种能力。所以,跟着大师学习,不仅学技术与知识,还有学习大师的势能。这些都是难得的机会。
我开始接触教练技术的时间并不长,但当了解一些细节后,我就决定去学习这项技术,主要原因有三个:
1、第一个原因是想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
作为销售行业的一名培训师,课堂上能够解决是问题是有限的,推动一个人完成销售任务有两个条件:意愿+技能
所谓培训是1对多的教学,它只能处理共性的问题,它只能让积极性高、配合度好的学员受惠,它无法区分学员逐一去解决学员的问题。
技能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员掌握,但意愿却不是培训师能够短时间内解决的。
低意愿的学员参加培训,这简直是培训师的恶梦,因为他们会成为班上的“不稳定因素”,他们不会理会培训师的讲授方式,也不会管培训师的内容有多么的丰富。反正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东西。
正因为如此,我们除了培训课程上帮助销售团队,还会制作一些规划面谈和一对一面谈辅导的课程,而这些课程往往过于流程化,并没有一些更佳的工具作为辅助。
而我近年,也希望在工作角色上做些转型。从一个培训师向咨询师的角度转型,也就是不仅仅只满足于讲台上的成就感,更希望能够深入业务团队,解决他们团队的绩效问题,打磨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练技术,正好可以帮助我强化这方面技能的欠缺。
这也是我参加这三天培训的主要原因:集众之长,补己之短
教练技术-5R工具2、至于第二个原因,就是希望让自己变得更好。
陈百强有一首歌叫《至爱》,其中有一句歌词我很喜欢,就是“想知怎爱旁人,先懂得爱自己”。
一直觉得,只有自己变得更好,才能让爱人有更强的安全感,也让自己有安全感。
在这个纷扰的世界上,如果不想让自己被《……你的同齡人正在》这种贩卖焦虑的文章影响,就需要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知道什么是自己需要,知道要将自己的生命奉献在什么地方。
三天的课程,虽然说是为了让自己在事来上更有竞争力,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拥有更多帮助自己的能力与工具。世界是一面反映自己的镜子,自己好了,世界自然美丽。
认真地像个傻子3、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对于未来的畅想
我现在是一位内训师,我希望将来是一名自由讲师。但我清楚地知道,我现在的技能包太小,能力还支撑不了我的梦想,在实现梦想,我现在就需要不断充实自己的背包,丰富自己的手段,并且多用多练。
说起来,能够供我练习的对象源十分庞大。我所在的公司,有1000多位销售人员,120多位主管,他们对我的认可度都相当高,如果我不太懒的话,每周服务1-2名同事应该不难,如果再好好做好CUP的话,相信更能够事半功倍地修炼自己的技术。
每次包班,除了是一次知识的盛宴外,还是一次家人的相聚。感谢双证班,感谢海峰老师,感谢一众社群的好友,许多时候,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总能在他们身上寻找到力量,让自己积极起来,继续负重前行。
要像Paul一样的男人最后还是要再次感谢海峰老师,为我们带来这个包班,社群的包班参加过好几次,确实从来没有失望过。更要感谢Paul博士,让我在这三天过得更有意义与价值,希望通过努力,我也能成为博士一样的男人,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人,也有能力影响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