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汉书》札记(一)

《汉书》札记(一)

作者: 内阁小学士 | 来源:发表于2019-01-11 23:48 被阅读0次

此简书第一篇也。谢谢笔盖姑娘的催促和抬爱,决定在简书记录自己的读史札记。当然,做不到日更。。。

缘起,去年发愿读完《汉书》,奈何琐事缠身,仅读完了本纪,期间对读《史记》与《通鉴》,算是梳理了汉初的政治纲要。犹记读时之快感,惜未将心得录下,大后悔。今年再读,筋骨和细节均努力记下,给大家读《汉书》提供一点小借鉴。

高帝纪第一上

1.高帝纪开篇的叙事,汉书强于史记,史记介绍刘邦父母,一板一眼,父曰,母曰,格式化写作。班固则化人物于叙事之中,犹小说里人物登场,颇具匠心,此点须注意也。

2.杨树达《汉书管窥》乃读汉书必备,师古的注释,有一小半稀里糊涂,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如刘邦称高祖,不符庙号,亦不符尊号,乃汉人习称高祖,史家沿袭。注释家都没讲到点上。

3.刘邦常与两位老太赊酒喝,醉后,身上常显龙,此图腾在刘邦起事前数次出现,可见神秘现象,仍在秦汉起大作用,有出土文献称,汉人出门常求神占卜,可部分解释谶纬在汉代之盛。(另外,从两位老太岁阑把刘邦所欠酒债毁了一事看,起码在秦汉之际,即有年底索债的传统,所谓债不过年,真真不能怪黄世仁啊。)

4.顺便提一句,刘邦容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黑子,南人称志(痣也)。国人的帝王面相里,痣是重要部件,明太祖和西太后均有说法,一时未理清思路,改日聊。

5.刘邦会吕公一段,略可见乡间礼俗传统,见重客须献金,见大人物要买票,会场前设桌收礼金并登记,萧何竟然是干这个的。

6.天子出行,放人令观。刘邦看了说大丈夫当如此矣,项羽见了道彼可取而代也。结果两人合力推翻秦王朝,做人还得低调。。。

相关文章

  • 《汉书》札记(一)

    此简书第一篇也。谢谢笔盖姑娘的催促和抬爱,决定在简书记录自己的读史札记。当然,做不到日更。。。 缘起,去年发愿读完...

  • 《汉书》札记(二)

    刘邦的公关,汉朝基业之勃兴 陈涉、吴广举起抗秦义旗后不久,刘邦在家乡斩沛令予以响应,算是刘邦起事的标志。高祖起义前...

  • [云南支教札记]目录

    云南支教札记(一)【启程】 云南支教札记(二)【印象】 云南支教札记(三)【霓裳】 云南支教札记(四)【秘境】 云...

  • 读史札记 | 《后汉书·宦者列传》(一)

    宦官酿祸比较严重的几个时代:东汉末年、中晚唐、明末。 由于宦官掌权带来的弊端,人们普遍对宦官不抱好感,认为但凡宦官...

  • 读史札记 | 《后汉书·党锢列传》(三)

    何颙 东汉尚名节,多义烈之士。何颙便是其中之一。 友人虞伟高有父仇未报,而笃病将终,(何)颙往候之,伟高泣而诉。颙...

  • 《汉书》简介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

  • 汉书(一)——记

    纪 《汉书》共十二纪,是从《史记》“本纪”发展而来的,是从汉高祖至汉平帝的编年大事记。《汉书》之“纪”比《史记》之...

  • 日常写论文

    每天生活简单,看材料,写札记,看材料,写札记。写了一堆札记,混沌一片,不知所云。偶尔夹杂几句顿悟,瞬间灵感又消失殆...

  • 纳言札记 | 纳言英语一周札记(12.19-25)

    每天分享一则札记,关于英语,教育,学习。 【20161225王琴札记】Youth will fade away, ...

  • 点滴随记(7):学习《札记1》~师说留守~2017-08-13

    我从《札记7》带着“怎么样才是到位想法”再学习《札记1》,这篇是《札记亲子系列》的开篇,讲的是由一个17岁少年网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汉书》札记(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nf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