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简书第一篇也。谢谢笔盖姑娘的催促和抬爱,决定在简书记录自己的读史札记。当然,做不到日更。。。
缘起,去年发愿读完《汉书》,奈何琐事缠身,仅读完了本纪,期间对读《史记》与《通鉴》,算是梳理了汉初的政治纲要。犹记读时之快感,惜未将心得录下,大后悔。今年再读,筋骨和细节均努力记下,给大家读《汉书》提供一点小借鉴。
高帝纪第一上
1.高帝纪开篇的叙事,汉书强于史记,史记介绍刘邦父母,一板一眼,父曰,母曰,格式化写作。班固则化人物于叙事之中,犹小说里人物登场,颇具匠心,此点须注意也。
2.杨树达《汉书管窥》乃读汉书必备,师古的注释,有一小半稀里糊涂,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如刘邦称高祖,不符庙号,亦不符尊号,乃汉人习称高祖,史家沿袭。注释家都没讲到点上。
3.刘邦常与两位老太赊酒喝,醉后,身上常显龙,此图腾在刘邦起事前数次出现,可见神秘现象,仍在秦汉起大作用,有出土文献称,汉人出门常求神占卜,可部分解释谶纬在汉代之盛。(另外,从两位老太岁阑把刘邦所欠酒债毁了一事看,起码在秦汉之际,即有年底索债的传统,所谓债不过年,真真不能怪黄世仁啊。)
4.顺便提一句,刘邦容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黑子,南人称志(痣也)。国人的帝王面相里,痣是重要部件,明太祖和西太后均有说法,一时未理清思路,改日聊。
5.刘邦会吕公一段,略可见乡间礼俗传统,见重客须献金,见大人物要买票,会场前设桌收礼金并登记,萧何竟然是干这个的。
6.天子出行,放人令观。刘邦看了说大丈夫当如此矣,项羽见了道彼可取而代也。结果两人合力推翻秦王朝,做人还得低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