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脑洞大开信息量巨大,一个小时读了17页(93——110),仍然觉得似懂非懂。
一堆五颜六色的豆子,随手铺平,他可能给人各种各样自己想要的答案。
每个人都应该读一点哲学,可以用自己的思维去判断。解读全在人心,无所谓对错,你都可以找到让自己的思维立起来的理由。
说今天的关键词。
一,见路不走。
广义的说是实事求是。需要考虑各种条件的可能性,不生搬硬套前人的经验之说。
路,便是前人总结的经验,规律调理等等,要有自己对各种条件的可能性的判断。
不要被什么高人,什么高招,什么捷径所诱惑,依照自己现在的条件出发,推理各种事件的可能性。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被复制,因为条件不可能被复制。
照搬别人的经验之谈,只会一错再错。
学,只管学的用,因此可以宽泛的学,从书本里,从现实中,从他人身上广泛的去学。
想,只管想的用,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天马行空的去想,理想梦想,幻想,异想天开的去想,也许有一天这些想便会成为现实。
有志者事竟成如果条件不够就是一句假话。
想可想之想,能可能之能。
你想了,当条件可能的时候,所有都是正常的。
你没想,即便条件可能,一切也都不可能。
二,因果如来。
见路不走,是见路非路即见因果的意思。
做任何事看到的都是因果,有因必有果。所有的果都有因,不必埋怨,也许可以更多的去探求。
路是经验,是方法,他只管借鉴,模仿或参照,不可以照搬复制。
不要拘泥于前人的经验和教条,做事讲究因果,因果其实是规律。因果不由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也是如此。
自己暗自揣度,经验方法教条是断章取义的,而因果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条件可能有遗漏,方法教条需要更多条件来补充。但因果不可能有遗漏,规律就是天道,规律就是因果。
他人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少出错,少走弯路。因此有借鉴的必要,而结果却非常人可以控制。或者说因果也便是命运吧。
什么条件产生什么结果,这就是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能看到本质的人便懂得事件的因果。
悟道,得道,指的是能看到事物背后的本质的规律。这便是如来。
本质是什么?有便是无,无便是有。不拘泥于教条,脚下的路四面八方都是路,都可以去走的通。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走出来的路是以自身条件为立足点,以自身条件为可能,去做判断。
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如何,经济状况自由度如何,只有自己能把控得了,或只有自己才真正明白。
话又说回来,想要把脚下的路走踏实,必先了解自己自身的状况。
看众生看世界,而后懂得看自己。
看自己而后从自己出发去看众生看世界。
这是循环也是规律。
解读他人的经验和道理,可能帮助我们站在高人的肩膀上也可能背离了自身的条件,想要钻空捡漏,一旦赢了,便可以高人之自诩。一旦输了便是身家性命都没了。这叫专控,这叫捡漏,其实代价更大。
这样的见路不走,危险非常大。
读书,悟道,每天都在倾听前人的声音,加上自己的心声与之碰撞。所有的经验和道理都经过不同程度的解读,这需要生活阅历的筛选和个人思维的判断。
看见自己,看见环境,看见周边的事物,而后看见世界,看见规律,看见因果,看见如来。这与见山还是山的三重境界是否一致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8716737/65f68cd52dbdbf1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