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写我家宝贝了,感觉少了点什么。
他看着我最近有点忙没怎么跟他互动,所以用“调皮捣蛋”来引起我的注意力,我经常被他的言行气得想揍他。
于是,经常自我调侃到:你还老师呢,自己的孩子都没教好,有啥信服力?更不用说做心理健康教育。
让我想起几年前我去北京找一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个咨时,她的儿子开了个玩笑,“我妈唠叨得很我想逃都来不及,你们还花钱找她聊天,真想不通。”
虽然是一句玩笑,却挺有意思的,人何尝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呢?
老师、心理健康,何尝不是和人打交道呢?自家孩子不就是长期免费的“试验品”吗?书中有很多的理论,至于正确与否,拿自家孩子练练手,对于我和孩子来说很好的成长机会。
今晚入睡前,和宝贝聊天,我跟他说:“你知道为什么大人都不让家里的孩子跟小黄同学玩吗?”
他说:“因为他有些坏习惯,所以大家不喜欢跟他玩。”
本来我想再说点什么,看着我的脸,沉思了片刻,恳求似的对我说:“妈妈,你跟我一起叫他把坏习惯改掉吧。妈妈,他也想要朋友。”
我摸了摸他的头,说:“好,妈妈陪着你一起试试看。前提是:你自己要变得更好才行哦。”
他开心地跟我拉钩,说:“妈妈,你跟我一起背《三字经》吧”。
《三字经》开头的这两句我儿子已经知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简简单单24个字,却道出了 “教育”和“心理健康”的真谛:选对教育的方法,然后持之以恒地去践行,加以反思、觉察和自我调整,自然有所长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