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打来电话聊天,说她现在在教写作课,想用自己的办法尽量把课堂弄得有意思一点,让这些年轻学生在她的课堂上学到一门手艺,一点对人生有用的东西,而不止是知识。
她语气欢悦地说,跟那些学生在一起,被滋养到了。
远隔几千里,语音里都能听得出她兴奋、幸福感满溢的样子,那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美妙,是“我如此幸运,竟能有这种福气”的感恩。
电话这头的我,也一起领受了她在工作中强烈的成就感、价值感,体验到了她被年轻学生需要着、喜爱着时的满面春风。
她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如今做这份工作,也带着点不计成本向前冲的狂热激情与对工作和工作对象的热爱。
与她聊天,会不自觉地进入一种非常轻松的氛围里,也会下意识地想聊一些内心深处对生命、工作、生活的看法,随便几句,就能直抵心灵。
每当这种时候,就会为“白头如新,倾盖如故”这种力透纸背的词儿击节赞叹。
自然而然地,就跟她分享了生活中留意到的一个小细节,赞她做的事情非常有意义,或许不久的将来,能看到“花开远方”。
偶然看到“花开远方”这个名字,就很惊艳,特别是当我知道那是一家给孩子们讲文学的课程时,更是心头一震。
它的英文名字译为“Blooming future”,在我脑海中便出现了一个画面:
在广袤的土地上,不经意间播下一些种子,这些种子默默在地下孕育生长,某一段时间,恰好遇到了合适的阳光雨露,又过了不知道多久,某一刻去看,欣喜于那里已有大片大片的鲜花盛开。
那些花儿,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一派生机。
始终认为,文学是养根的,根深才能叶茂,重在熏陶,更在于知行合一,不断地吟咏、思考、梳理、写作;文学又是人生的避难所,它能从点滴间、细微处救人于精神的水火。
往大了说,写作可以朝“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上靠,往小了说,它可以让人在琐碎芜杂的事务中寻一方明净澄澈的天地,令人超脱于尘俗之外,提升幸福感。
我的这位可爱的同学,现在正在斗志昂扬地播撒希望的种子,若能长此以往,她,定会拥有一片大大的花园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