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 笔名:凯利斯信
从希腊神话中被赐予瑕疵的英俊阿多尼斯,到莎士比亚笔下饱受痛苦挣扎的哈姆雷特,无不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真理:完美是“理想化”的追求,也是一种奢求,而非现实中的常态。完美的人,在世人中一个也没有,也寻求不到一个完美主义者。
为此,人天生就不完美,这不仅是一种生物学现象,更是一种宇宙中不可抗力的规律。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伴随着犯错与修正。幼儿期间的跌倒,训练我们走路;青春期的叛逆,帮助我们塑造个性;成年后的摩擦,考验着我们的人际交往;结婚后的相处,磨光着父妻的耐心包容,等等,这一切过程中的不完美,实际上正是我们完善自我的重要路径。
如果人生没有这些经历,或者说,如果我们没有机会犯错,又或说,如果我们错过了这历程,那么我们也就失去了成长的机会,也就难以领悟和理解那些深奥的生活和情感经验。
完美,常常与无瑕、无错、无懈可击挂钩,但这些追求对个人心态和行为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
在完美主义思想的侵蚀下,个人往往会对自我要求苛刻,无休止地追求那所谓的“更高”的标杆,而恰恰正因这种不断的(过度)追求,往往使人自遭苦罪,疲惫不堪,并可能引发精神的压力与负担。
就这一点,尤其在那些喜欢追求攀比孩子的父母上展现得淋淋尽致。为此,许多的孩子因为恐惧失败,而选择不去尝试新的事物;因为害怕批评,而放弃自我表达,因此,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最后成为了一种负重前行,也可能在家庭的关系中预埋了“定时炸弹”。
然而,如果我们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反而将有更多的自由去尝试,去摸索,去体验。每一个不完美带给我们的经验,都是成长的垫脚石。正如电影《美丽人生》所展示的那样,生活中不完美的状况,可以被视为磨练人性的机会,而不仅仅是困难和不幸。正是这些不足之处,让我们学会了包容、同情和爱,也让我们更懂得生命的宝贵。
在这个奋力向前的时代中,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和对不完美的接受,及接纳一切的不完美,这乃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学会庆祝,学会赞美每一个小胜利,因为他们都是我们从不完美中孕育而出的成果。
我们需要欣赏自己的不完美,但要看得合乎中道。因为那是我们独特的证明,是我们与众不同的标志。
最后,让我们不再被“应当如何”的枷锁所束缚,而是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不完美的自己。当我们用善意的目光看待自己和他人的缺点,生活将变得充满了人情味和温度。
记住,不完美,不是羞耻的标记,而是我们共同的人性符号。在这个不断追求卓越的旅程中,不完美正是我们最宝贵的同行者。(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