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读川端康成的作品,是在刚上大学时。
当时我们班的第二外语选修的是日语,日语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推荐了川端康成,说他是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也是第三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阅读他的作品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日本文化中的“物哀之美”。
作为第一位以欧洲之外的语言进行写作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川端康成在出席诺贝奖的颁奖仪式时,不仅身穿印有家徽的和服礼服,还发表了题为《我在美丽的日本》的演讲。在演讲中,他并未谈及自己的作品,而是通过介绍分析了几位禅僧所作的和歌以及日本的茶道和插花技艺等,向世人诠释了日本的传统之美。
而我看的第一本川端康成的小说,是《伊豆的舞女》。这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时隔多年,其实我现在已经想不起这个短篇到底讲了个什么样的 故事,只依稀记得是一个含蓄而朦胧的唯美的爱情故事。
2022年正好是川端康成逝世五十周年。50年前,这位日本文学界的泰斗在神奈川县逗子海岸的公寓里选择用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并未留下任何遗书。正如他自己所说:“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而我们,只能从他那些经久不衰的作品中去品味他那哀伤而孤僻、美丽又丰满的一生。
《川端康成经典名作集》趁着假期,我读完了后浪的这一套《雪国·舞姬:川端康成经典名作集》,再一次被他笔下那一个个忧伤唯美的故事所深深地打动。
这一套书有五册,采用的是灰卡纸结合烫白工艺的函套包装,一共收录了6篇川端康成的极具代表性的小说,分别是《雪国》《伊豆舞女》《千羽鹤》《舞姬》《美丽与哀愁》和《古都》。
《川端康成经典名作集》和常见的厚重的精装套装书不同,这套书选用的是32开小开本设计,封面的配色尤为温柔,设计也简约而极具文艺气息,纸张轻盈柔软,单手持握阅读也不会觉得累,无论是放在枕边夜读,还是随身携带在旅途中,都非常适合,轻轻一翻,就会进入川端康成为我们所构建的那个唯美的世界。
五册重读《川端康成》,我首先选择的是《伊豆舞女》。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它依然是我最喜欢的一篇。
《伊豆舞女》是川端康成根据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所写成的,整个故事也非常简单。主角是一位20岁的高中生“我”,为了排解内心的忧郁和苦闷,独自一人前往伊豆旅行。暮秋时节的伊豆,山林间落叶缤纷,时不时有一阵秋雨落下,清朗的少年身穿和服裙裤和高齿木屐,背着书包行走在山间,遇到了一群巡回演出的江湖艺人,其中有一个看起来有十七八岁的舞女,让“我”念念不忘。
《伊豆的舞女》剧照于是,“我”便与江湖艺人们结伴同行。在短短几天的相处中,巡回艺人们的热情、善良和淳朴让“我”感受到了来自他人的关怀和温暖,而“我”也与那个实际上只有十四岁的天真烂漫的小舞女之间萌发了一种朦胧的初恋之情。
四天后,“我”告别巡回艺人,启程返回学校。在回程的船上,“我”感觉到自己内心的郁结早已得到疏解,但仍不由自主地洒下了一把澄澈的泪水,“然后便是一片空白,只留下一番甘美的欣快”。
在小说中,川端康成并未对“我”的家庭情况和忧郁苦闷的缘由做出详细的交代,对巡回艺人的情况也只用了寥寥几笔便交代过去。整个故事最主要的篇幅都集中在“我”与舞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我”的心理变化过程,连其他人物也都只是背景。
尽管如此,川端康成也并没有以明确的笔触去描写这段爱情。曾经,我以为这段感情是双向的,如今重读,我才发现,实际上川端康成描述的知识“我”对小舞女单方面的好感和思慕,而小舞女对“我”的友好和热情不过是出自她热情淳朴而天真的本性,并非男女之情。
所以,在故事的结尾,“我”不由自主地哭泣,实际上也是暗示“我”脑海中原本对小舞女的邪念最终被她天真质朴、纯洁无瑕的本性所净化了。
《伊豆舞女》插图另外,尽管川端康成并没有交代“我”的身世,但在听到小舞女说他是个“好人”时,“我”曾有过这样的心理活动:
“二十岁的我曾不断严苛地反省自己的孤儿根性造成了性格的扭曲,我因不堪这种令人窒息的犹豫而走上伊豆之旅,能被人认作世间寻常意义的好人,对我来说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庆幸。”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发现,故事中的“我”的原型就是川端康成自己。童年时期,川端康成就先后失去了父母,由祖父母抚养长大。16岁时,他的最后一个亲人、双目失明的祖父也去世了。本就体弱多病的川端康成常年幽闭家中,心理十分敏感和寂寞,渐渐地形成了一种孤僻的“孤儿气质”“受恩惠者气质”。
为了逃脱这种忧郁情绪带来的压力,川端康成踏上了伊豆的旅程。在旅途中,就如小说中描写的一般,他遇到了一名十四岁的小舞女,并被她的美貌和纯真所吸引,不由自主地跟随巡回艺人们一路辗转旅行多地。而这次经历,就是《伊豆舞女》故事的来源。
了解了故事的背景,我们就能够懂得,为什么这个看起来平平淡淡的故事始终笼罩着一层忧伤,故事中的“我”始终没有向小舞女表明心意,而是将这份感情深埋在心底。
《伊豆的舞女》截图故事的结尾,“我”登上轮船时想要回头跟小舞女说声再见,却并未说出口,而只是朝她点了点头。直到驳船走远了,小舞女才挥手向“我”作别。这样的场景,想必不仅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里,也会长久地留在我们的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