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山林者,鸟兽之居也”
“山林茂而禽兽归之”
“山林险则鸟兽去之”
“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
“得地则生,失地则死”

《太上感應篇》
“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讀後有感:
年少時,讀書時,羨慕城市,夢想離開土地,離開農村,“飛”高飛遠……
農村拆遷,多年老宅,村民鄰居住進高樓,宅基地換成了人民幣……
該慶幸還是傷心?多年後,脫離農村,失去土地,宅基地的人,快樂之後,早已體驗到了漂流,無處紮根的失落……
今讀古人語,才明白,離開農村,遠離土地,其實在幹傻事……

細品太上感應篇,善惡居然如此作用于生活,當下言,行,環境,在未來,皆成“果”,酸甜苦辣,全憑自己當年的“種子”。
接受現狀之餘,提醒自己,要管好自己嘴巴,眼睛,念頭……雖不容易,也得點滴開始準備!
人無明,常被欺騙偽裝迷惑,而天地卻不可欺詐。
每個人,該清醒,自知,為自己明天做好準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