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秋 节 你回家吗?
原来在这座步履匆匆的城市
我们却有着相同的故事
“今晚下班,你有空吗?”
“没有,我要加班”
◆ ◆ ◆
别让忙碌,拖住你中秋回家团圆的脚步!
中秋节,你回家团圆吗?
325份调查问卷,涉及企事业各行各业“团圆状态。80%的同城居住家庭,让我们觉得吃一顿团圆饭不是一件难事。而且,希望儿女回家吃团圆饭的老人有265人,比例高达81.5%。中秋,老人们最大的愿望,还是团圆。不管吃不吃月饼,人一定要团圆。那不能回家可能是什么原因呢?215位老人选择了“孩子工作学习忙、生活节奏太快了”,这是一个我们预料到的理由,显然,老人们用最大的包容,接纳我们不能回家这个事实。
老人们说,孩子三天赶不回来,国庆回来一样的;越过节越忙的工作性质,不回来是理解的。社会学专家则直接告诉大家,没有传统仪式的传统节日,只剩下了古诗和月饼,势必失去它广泛生存的土壤。而中秋的“短”,遭遇国庆的“长”,被“边缘化”也在所难免。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缺乏与家人的有效沟通,越是节假日越逃避。
于是,我们发现,不管如何重造中秋氛围,人们依旧掉入了“传统”与“现代”冲突的迷局,希望理解和沟通成为走出这“迷局”的密钥。
女儿在铁路工作 过节就加班
章芝玲老人今年75岁了,算算女儿回来过中秋节的次数,她笑了,“没有,越到节假日,她越忙,真的没有时间。”大女儿在铁路系统工作,只要一过节,科室全都下基层,整天加班加点在铁路上运输旅客,“让更多的儿女回家过节。”特殊的工作性质,老人明白,全家团聚的时候,总要有人为更多人的回家而回不了家。“我不要求这个,我理解。平时有时间看看我就好。”
西北到东南,实在太远了,这样的“有时间”,常常是一年半到两年,好在44岁的小儿子和她住在一起,“不能把孩子都拢在身边。”就这样,大女儿变成了她这辈子遥远的牵挂,实在想了,她就坐飞机去甘肃。可到了那边,女儿依旧忙,不能每天陪她,老人就待上两三个礼拜,“都待够了,再回家,这样还能挺一年多。”就这样熬过一年又一年,老人说:“我相信,一旦我真正需要她的时候,她一定会回到我身边的。”
所以,一到节日,她会格外心疼女儿,“她又要忙了。”也格外理解她,“工作为重,不用惦记我。”
儿子在商场 就靠节假日赚钱
最近儿子的电话越来越少,王凤萍老人知道,过节了,店里人多,就靠这几天多赚点钱,他们家团圆从来都在八月十六。儿子40岁,商场里承包熟食摊位,一到年节,忙得吃不上饭,她知道就算打电话过去,母子俩也说不上几句话。晚上打,又担心打扰他休息,这几天,70岁的她一直忍着。这七八年,她习惯了这样的年节假日,就恨自己一身病,不能在店里帮他忙乎。
新媒体小编、程序员、广告人
设计、投行、律师...
在这些行业的我们,加班或许是常态
谁不想舒舒服服过日子
谁又不想朝九晚五,浪迹天涯
可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背负的一切
让自由变得遥不可及
没有人,喜欢加班,但总有人要加班
在步履匆匆的街道
我看到了他们声音哽咽,他们眼泪模糊
看到他们难以言说的无奈
与内心深处的悔意
但他们这样,只想不让亲人失望
那位公交车司机
每一年中秋,总能看到这样的身影
他送了无数的人回家团圆
但自己却只能默默地看着
等到末班车收班后
才能匆匆踏上回家的道路
一次又一次,错过与家人团圆的机会
那位检票员
当家家户户都洋溢着中秋的喜悦
他们却在空无一人的值班室
看着一堆监控,听着不同的声音
度过这个“寂寞”的中秋
在高铁站等车回家的时候
总能看见他们站立着眺望远方
在他们的眼神中
我看见了和我一样,甚至更为深刻的神情
那是对家的眷恋
致还在拼搏的每一位朋友
现在,还在大城市努力扎根的我们
或许会因为上级的一个电话
客户的一个修改意见
放下手中的方便面,重新打开电脑工作
虽然加班会占据很多私人时间
但是,前进的脚步终归是不能停的
我们依然要笑着往前走
转眼间,中秋又快到了
在城市打拼的你们
请记得,那条回家的路
请记得,你的家人,正在等你回家
每逢节假日,都有人为了能让更多人回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铁路职工、警察、民警、交警、还有许多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为了让大家过一个好节,他们放弃了自己回家团圆的机会,只能“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让我们能向这些节假日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的人们致敬!
我们也希望,中秋节的节日气氛不仅仅是靠商业消费堆砌起来的,有更多的人能够放弃这一天的工资、卸下这一身的负担,用最真实最放松的状态,回到父母身边,回到爱人和孩子身边,享受一次真正的团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