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Q》观后感:导盲犬是怎样炼成的?

《小Q》观后感:导盲犬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 黑白的触动 | 来源:发表于2019-10-25 20:28 被阅读0次

    导言

    记得小时候,住在家属院的奶奶家养了一些小动物,小鸡小鸭之类的,虽然毛茸茸的很可爱,但它们绝不是宠物,奶奶指着它们长大了下蛋或是作为桌上餐。那时候的生活条件不如现在,养宠物的人并不多,偶尔见到有人家养条小狗,好吃好喝好心疼的样子,奶奶就不以为然地感叹:吃得比人还好,造孽啊......

    后来,养狗的人越来越多,狗和人越来越亲,奶奶就见怪不怪了,不过她仍然无法接受和理解,养狗的人能够把狗当作亲人的感情——当我告诉他一位同事的母亲养了几年的狗去世时,阿姨哭得死去活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很伤心,奶奶认为这是个瞎编的故事。

    当生活困难的时候,所有的心思都集中在吃饱饭这件事情上,喜怒哀乐均系于此,而当温饱不再是挂心之虑,情感满足就成了当务之需,在当代各忙各的冷漠中,无条件陪伴的宠物狗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

    虽然没有养过狗,但近些年有好几部关于狗的电影,让我对狗和人之间的羁绊有了更多的了解。《忠犬八公的故事》讲述了忠诚和守候,《一条狗的使命》讲述了陪伴和责任,而最近上映的《小Q》则讲述了治愈和敬业。

    相比于前两部“狗的故事”,《小Q》不温不火,夹在国庆“三巨头”的档期中,也让这部稍早上映的国产“宠物片”后继无力,但今天的文章,我还是想跟大家聊聊这部电影,因为它不仅感人,还是一部让大众了解导盲犬的“科普片”。

    电影《小Q》改编自日本小说《再见了,可鲁》——一本号称“感动了3亿亚洲读者”的畅销书,讲述了聪明伶俐的拉布拉多猎犬小Q从出生到训练成为导盲犬,终其一生为人类服务的故事。

    《再见了,可鲁》一书在2004年的时候就被改编成电影《导盲犬小Q》在日本上映,获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至今在豆瓣都保持着8.4分的高分。相比于港片《小Q》,本土摄制的《导盲犬小Q》更贴合原著,对导盲犬的训练、生活和工作展示也更加全面细致,所以今天的文章先说说电影《小Q》,再聊聊小说《再见了,可鲁》。

    小Q

    李宝庭(任达华饰)是香港一家餐厅的首席糕点师,事业成功,受人尊敬,可中年失明的打击让他一蹶不振,陷入封闭,对亲人朋友的关心无动于衷,对下属厨师动辄厉声斥责......

    妹妹李宝儿(梁咏琪饰)为了帮助哥哥走出阴霾,联系了导盲犬协会,希望通过导盲犬的帮助,能让李宝庭扩大活动范围,摆脱闷闷不乐的心境,就这样,导盲犬小Q进入了李宝庭的生活。

    一开始,李宝庭对小Q非常反感,对驯养员交待的喂食、排便等工作压根不放在心上,导致小Q饭在眼前不敢吃、好几天无法排便。他还动不动把怨愤发泄在小Q身上,对小Q大喊大叫。每一次小Q都被吓得躲到一边,可一会儿后,他掉了东西或者需要帮助时,小Q又会冒着被呵斥的风险主动走到他身旁......

    一天,李宝庭听着电视中自己未失明时接受的采访,联想到现在不仅不能再制作糕点,连恩师都无法探望,悲从中来,小Q也许感知到主人的悲伤,想要给他一些安慰,没好气的李宝庭却一把抓住小Q的颈圈,把它拖出了家门,那天晚上大雨倾盆,小Q无处可去,就在车底下躲了一晚......

    像这样的无故发泄,小Q承受了很多次,但每一次总是又回到李宝庭的身边,这让冷漠的李宝庭对小Q的态度有所改观,对小Q的喂食和排便也更加上心。然而,他的心情仍然阴暗......

    又一天,他带着小Q来到了马路,在一个十字路口,小Q停了下来,示意主人等红灯,李宝庭发出“stay”的指令,导盲犬接收到这一指令时会一直停在原地直到主人发出“forward”的指令,接着,他径直走向了车流不息的马路中央......

    原来李宝庭长期心情压抑,已萌死志,他故意让导盲犬等在原地,就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眼看着有一辆车就要撞上李宝庭,原地待命的小Q忽然蹿出,冲向李宝庭,扑倒了他,让他躲过了一劫......

    经历过命悬一线的李宝庭终于打开了心扉,接受了小Q,自此,在小Q的引导下,去了很多之前去不了的地方,脸上也渐渐多了笑容,还去广州看望了多年不见的师傅。

    在广州,小Q被狗肉贩子掳走,焦急的李宝庭和师兄弟急忙报警,等不到警察前来,就开着车闯进了凶手的大本营,眼睛看不见,就一声声呼唤小Q的名字,还没等到小Q的回音,凶手们的棍棒就招呼在了李宝庭的身上,他被打翻在地,还不停地呼喊“小Q、小Q......”,直到警察赶到,逮捕凶手,小Q才从笼子里被放出来,回到李宝庭的怀抱。

    平凡的日常和凶险的经历都在加深着一人一狗的感情,他们已经成了形影不离的亲密伙伴。小Q不仅仅是李宝庭的导盲员,也是他最好的倾听者和心理医生,在小Q的陪伴下,李宝庭走出了阴霾,重拾了对生活的热爱。

    一日,李宝庭像往常一样牵着小Q上街,没走多远,忽然晕倒,小Q马上依偎在他身侧,企图唤醒他,见他没反应,又急忙调转回头,领来了邻居,这才又救了他一命。

    后来,李宝庭查出重病,需要去美国治病,这一去能否回来还未可知,李宝庭舍不得小Q,也许这一别就是永别。和妹妹乘车去往机场的路上,小Q一路狂奔尾随,它也舍不得李宝庭......

    几年后,李宝庭病愈回港,他第一个想见的就是小Q。这时的小Q已经12岁了,相当于人类的古稀之年,由于工作的原因,导盲犬一生所走的路要比普通的狗更多,后腿的关节也更容易出现病变,小Q已经不能稳定地走路了,李宝庭疼爱地抚摸着小Q:你为我服务了大半生,这一次,让我为你服务吧......

    那片他们以前常去的草坪上,偷过小孩的棒球也看过无垠的星空,李宝庭背着小Q,一步一步,迈向远方......

    再见了,可鲁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当中有没有遇到过导盲犬,我是只在课本上和电视上看到过,因为在中国,导盲犬是很罕见的:据统计,目前全国只有不到200只导盲犬。

    因此,我想如果有人看到一只导盲犬,大概会忍不住上去抚摸一下吧。

    其实,随便抚摸、喂食导盲犬是不对的,正确的做法是视而不见。导盲犬不能算作是宠物,它是受过严格而专业训练的工作犬,在公共场所看到的导盲犬不是被主人拉出来遛的宠物狗,而是正在辛勤工作的“业务员”。没有人会逗引一只正在缉凶的警犬,同样,也不要去打扰正在工作的导盲犬。

    我国的导盲犬罕见,视障人士却多达1700万,其中很多人都只能蜷缩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而如果有配对合适的导盲犬,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那为什么导盲犬这么少呢?

    一方面,合格的导盲犬并不容易训练;另一方面,合格的导盲犬训练师也不容易培训,仅仅爱狗还不够,还要了解盲人的生活习惯;再就是我们对导盲犬的了解和接受程度还很低,不要说普通的二三线城市,就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虽然近年来有规定导盲犬可以进入地铁,但在执行上,保安大多数时候都不允许导盲犬进入,因为他们怕大型犬只会伤人,而实际上,导盲犬是绝对不可能伤人的,这就是人们对导盲犬缺乏了解导致的不便。

    要更好的了解导盲犬,《小Q》的原著《再见了,可鲁》是一本不错的入门书。

    不同于电影聚焦于人和狗的情感羁绊,小说通过石黑谦吾朴实的文字和秋元良平动人的照片平实地记录了导盲犬可鲁从出生、训练、工作、退休到去世的全程,有着日式小说特有的细腻笔调,但其中蕴含的强烈情感一点也不亚于电影的感动。

    接下来,我们就从小说里可鲁的一生中去发现:导盲犬是怎样“炼”成的?

    可鲁诞生于1986年8月5日,与之一同出生的还有四个兄弟姐妹,可鲁排行老四。

    小狗们的主人是水户太太,她一直想让自己的小狗成为导盲犬,但是它们的血统不太纯正:一般情况下,父母都是导盲犬,生下的小崽才有可能被选为下一代导盲犬,而可鲁只有父亲是导盲犬,母亲却是一只普通的拉布拉多。

    然而水户太太和日本导盲犬协会训导员多和田先生相识,也就给了五只小奶狗成为备选的机会。

    不是所有的狗都可以被训练成导盲犬,一般只有稳重温顺且体型中等的拉布拉多、德国狼犬、金毛猎犬等才会入选,五兄妹都是纯种拉布拉多,但这还不够,训导员需要考察每一只的个性,从中选出最合适的。

    训导员呼唤五只小狗,最先摇着尾巴响应的并不合适作为导盲犬,因为个性活泼好动会缺乏耐心,反而最后慢慢悠悠才走过来的可鲁和妹妹成为了候选。因为可鲁腹部有一块黑色印记(《小Q》中也有印记),像一只飞翔的鸟儿,水户太太认为命运注定可鲁与众不同,于是决定将可鲁培养成导盲犬。

    接下来,导盲犬在出生两三个月后要离开亲人,去寄养家庭生活一段时间(《小Q》中也有这段表现,小Q出生后不久便在小姑娘陈芷乔家生活),这是要培养小狗对人的信任,让它意识到人类是朋友。

    可鲁在出生第43天后来到了寄养家庭——仁井太太家,并在那里生活了8个月,仁井太太一家人非常温和有耐心,从来不会训斥可鲁,这是对狗很了解的多和田先生的安排,如此可以让可鲁温和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段时间可鲁身体也迅速长大,从最初的4公斤长到了20公斤。

    无忧无虑的寄养生活结束后,可鲁不得不再次面对分离,告别了仁井太太,可鲁来到了导盲犬训练中心正式接受训练。

    很多人(包括我)会觉得导盲犬训练很残酷,软硬兼施地逼着小狗做各种为难的事情,其实不是,训导师会像一位因材施教的老师,针对每个小狗的不同个性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就像小孩子学习一样,需要一些惩罚和奖励,但过程绝对不残酷。

    比如可鲁的个性比较温和随性,在训练捡球时总是不紧不慢,落在其他小狗后边,但它率真乖巧,在服从训练中表现过人。训导员每发出“sit”、“down”、“wait”等指令时,可鲁都完美地做到了,且下一个指令发出前,不论多长时间,可鲁都一动不动。(注:一些关键的指令都是用英文单词,因为日语中有男性用语和女性用语的区别,这是为了防止给导盲犬造成混乱,在《小Q》中,小Q所接受的关键指令也是英语)

    经过一年半的训练,可鲁通过了所有考核,成为了一只合格的导盲犬,即将进入正式工作。

    导盲犬工作前要进行配对——也就是和新主人的磨合,大概要4-6周,这需要导盲犬和盲胞(盲人同胞)的努力,更需要训导师的观察,配对期间,训导师需要观察人犬的相处,以决定配对是否合适。

    可鲁的新主人是渡边先生,和电影《小Q》中的李宝庭一样,渡边一开始也很不喜欢狗。但在磨合期,可鲁带着渡边先生去了很多地方,而且即使渡边休息的时候,只要有需要,可鲁就会立马前来相助,很快就让渡边喜欢上了可鲁。渡边说:"我一直认为,导盲犬不过是引路而已,其实根本就不是那样的。我只要和它在一起,心情就会特别好。它真的就是我的朋友。"

    在可鲁的陪伴下,渡边度过了愉快的两年时光,直到查出患了严重的肾衰竭,住院、透析,痛苦中对可鲁念念不忘,去世前一星期,挣扎下床,最后一次和可鲁散了散步,走了30米,然后取下了可鲁身上的导盲鞍,“好了,这样就够了。”渡边先生满意地说......

    渡边去世时可鲁7岁,相当于人类的四十多岁,虽然不太老,但也不年轻了,想要重新适应一个新的主人比较困难,协会研究决定让可鲁成为一只示范犬,在导盲犬宣传活动中心为游客示范导盲犬工作。就这样,可鲁在示范犬的岗位上工作了四年。

    11岁的可鲁再也无法完成训导师交给它的任务,回到了它的养父母——仁井夫妇的家中,这是它度过童年的地方,在这里它度过了安稳的老年时光。

    可鲁并不特殊,它只不过是众多导盲犬中的一只,但它平凡的一生足以打动每个人:“在水户太太家度过了幸福的幼儿时代;在仁井家尽情地显露了它顽皮的"小男孩"天性;与多和田先生相遇,开始走上导盲犬之路;然后是时间虽然短暂、但亦步亦趋地守护着渡边先生的日子;是可鲁,让原本讨厌狗的渡边先生都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它让我想起了人类原本走路的方式’;再之后,可鲁完成了示范犬的使命,在仁井家度过了最后的安稳岁月。”

    我想,如果可鲁是一个人,他会是一个最单纯、最幸福的人,因为他的生命意义很坚定——有人需要我,我就去帮助他。

    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此话不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Q》观后感:导盲犬是怎样炼成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ye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