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爽约
——《约客》文本解读
正常来说,爽约是让人非常不爽的,会让人失望、惆怅甚至愤怒等等。然而,南宋诗人赵师秀的《约客》却让人感受到了“最美的”爽约。
诗歌的第一句“黄梅时节家家雨”。这句写景,描绘的是一幅画。江南的五月,最美的初夏。花红柳绿,生机盎然。正值梅雨时节,家家户户都静默在雨里。这一句是也“动”的,雨就在你眼前下呼啦哗啦地下着。可谓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另外此句诗这点明了季节和天气。
紧接着第二句“青草池塘处处蛙”,仍然是写景,仍然是一幅画。但这一句不同于第一句。青草,是植物,江南的五月,可以说是碧草覆盖的大地;处处是水洼,水塘,而水洼、水塘里又怎么少得了青蛙,这几乎可以说是夏日江南农村的“家虫”,水塘里时时传出此起彼伏的蛙鸣,雨水越盛,蛙鸣越紧密,越响亮,这是写动物。这一句写景可谓有动有植,有山(可以想见)有水,有声有色。
诗歌的第三句,转而叙事了。“有约不来过夜半”。简单的七个字,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起因,有约;经过,等待;结果,不来。过夜半,夜已经深了,已经到了下半夜,到了凌晨,可见诗人等候的时间之长,也可以联想,诗人对友人的期盼和守信,将约定进行到底。等了这么久,友人都没有来,诗人会不会特别生气,特别失望,甚至出离愤怒。
然而,最后一句,笔峰一转,“闲敲棋子落灯花”。一个“闲”字,可以展现出诗人的心境。闲适、悠闲、清闲、闲静、闲淡、闲雅、、、、、这些词语都可以用在诗人身上,友人不来,诗人还如此之“闲”,可见诗人的气质、品格甚至胸襟。温厚、儒雅、包容、体谅、大度等等。“敲”字,用力之轻,频率之缓,也微妙的传达出诗人的情绪、心态——淡然、平静。如果用“砸”“扔”“投”“掷”等词,那就是完全的不同的情绪了,诗句传达的“静”美,就大打折扣了(一会再具体说说诗的“静美”)。“落灯花”灯花是怎么落的?点的时间太长了,灯花自然就落了,还是一敲桌子,轻微的震动,引起灯花掉落,不管是哪种情形都能体现等候的时间之长,而等候的时间越长,后面诗人的反应也就越动人。之所以动人,正是因为诗人的反应超出了一般人的愤怒、不满、失望、惆怅等等正常的反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有修养、非常儒雅、非常有自控力,内心非常丰盈的一个诗人。另外,关于“落灯花”,我们还可以设想,会不会是诗人剪落灯花?边剪灯花边等待,或许诗人还会继续等下去,好像没有熄灯睡觉的意味。是否会等到东方破晓或者兴尽而眠也未可知。
另外,我感觉总的来看,这首诗是“静美”的,或者说传达的艺术氛围和气质是“静美”的。因为第一句诗中不管是季节的美,气候的美,雨中静默的人家的美,都是“寂静”的美,虽然下着雨,但不是嘈杂,不是喧嚷,诗人的心是沉静的,气质是沉静的。第二句诗虽然有“动”,但是这些景色没有人的活动,无论青草、池塘、还是青蛙——感觉青蛙静静趴在池塘边,或者在水中看不见的——一切都是静的,而青蛙的叫声之所以如此响亮,更彰显了周围的寂静,这应该就是“以动衬静”吧。后两句诗,时间已至凌晨,肯定罕有人迹,了无人声。一个“敲”字,“咚——咚——”在深夜里因静而清晰可闻。而一句“落灯花”,灯花掉落,无声无息,在感叹这种“静美”的同时,又感叹诗人的细腻——这真是艺术家的气质!
最后总的来看,诗中的时节是美的,气候是美的,景色是美的,等候是美的,等候的人是美的,传达的艺术氛围和诗歌的气质是美的,是静美的,可谓是艺术作品里最美的爽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