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手机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有时抬起头来,发现一二个小时就过去了。这样的情景主要起源于做事的间隙想休息一会,换换脑子。但是,一拿起手机刷来刷去,就完全失控。
对于手机,一直有着清醒的认识,害怕自己被手机控制。为了防止沉迷其中,从来不用手机打游戏或追剧,也删除了一些APP,尽量远离。可是,最近有点出乎意料。
在手机“设置”中打开“健康使用手机”,过去七天手机“使用统计”数据令人震惊:
总计亮屏49小时,日均7小时。
一天七小时,这比上班都还积极,完完全全是个全勤啊!
其中:
1、微信22小时55分,百度10小时55分,小红书2小时21分。其它真正工作、学习要用的如钉钉、听书、阅读、英语等,都不足一小时。
2、手机解锁138次,平均1小时一次,如果去掉睡眠时间7小时,则每48分钟解锁手机一次。
有必要对手机使用好好反思一下了。
一、手机只是一个工具,正确使用它,把它的使用功能放在工作与学习上,其次社交。
通过手机,无非是获取资讯,有利于工作和学习;方便社交;并在业余爱好、休息放松上快速获取能量。
但必须对自己使用手机进行规划,管理。否则,沉迷手机娱乐,太费时间,很容易破坏自己高效专一的作息习惯。
二、近期手机使用太频繁的危害
1、大脑空洞,无法专注性思考问题,尤其是在读书、写作上,很少有过心流。
2、久坐,久盯,伤害身体和眼睛。
3、广告、视频、段子等庸俗无聊的东西太多,不是自己需要的内容。消费它们是浪费自己的生命。
4、手机抢走了时间,还夺走了对真实世界的感知。运动的时间减少了,倾听家人的时间减少了,一心一意吃饭的时间减少了,到户外去聆听自然的时间也少了。
三、立即纠偏,改正。
头号敌人:微信朋友圈和视频号,然后是百度。一屏屏浏览下去,一条一条刷下来,浪费时间最多。
微信既爱又恨。大部分的朋友圈动态,满足的只是个人的存在感,和对他人偷窥的好奇心。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一切不是真实的生活。我们的生命不是用来在线上制造各种幻象,而是要在现实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真实人生。
直接把微信和百度APP放进文件夹,取名时间杀手”,不放手机首屏,间接隐藏起来。
这两样浪费的时间最多,不知不觉时间流走,头晕眼花地,一点收获没有,负罪感还特别强。
关键是手机或视频刷多了,思考能力明显下降。感觉脑子转不动,无法聚焦,也不能静下心来,专注并深入到某件事情上来。
如果不是利用手机工作,你只是为了获得感观体验与消遣而沉迷其中,消费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恭喜你成功上岸为一名“奶头乐”患者,其本质彻头彻尾沦为一棵被收割的韭菜。
非常恐怖。
四、规划手机的工作与消遣时间
手机用来接听电话,查资料、处理工作,但必须本着一事一议的精神,防止跑题。做完一件事后,放下手机,回到现实。
在利用手机学习、处理正事的过程中,防止滑坡效应。
1、早晨发朋友圈,听书,但不刷朋友圈动态消息,不看视频。
2、12点后的午饭前后,用手机浏览一下新闻,朋友圈社交。二十分钟。
3、晚饭前后用手机处理一下朋友圈社交。不超过三十分钟。
4、周六周日手机购物,娱乐一下下。
最后提醒自己:
白天工作和生活的间隙,不去主动浏览新闻、刷视频。
非必要少摸手机,在家把手机放在一边,锻炼“手机断舍离”。
每天记录一下手机亮屏时间,观察自己执行效果。
做手机的主人,不被手机吞没。做真实生活的主人,其它一切都只是工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