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纯境新西兰
为什么孩子刚到国外读大学时日子大都不好过?亲历者建议多了解IB体

为什么孩子刚到国外读大学时日子大都不好过?亲历者建议多了解IB体

作者: 大观家庭 | 来源:发表于2017-08-12 19:50 被阅读94次

我在奥克兰理工大学学习时候,有一个特别深刻感受,咱国内来的应届留学生,日子不好过。一方面,突然开始用英文学习,压力实在大。另一方面,大学期望学生在高中已经掌握了的学习方法,和咱国内所培养的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们一时间苦不堪言。

为了帮助留学生,特别是从中国来留学生能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学校为新生组织了各种各样的讲座。有的教怎样写论文的,有的教批判性思维,还有的就是直接补习英文。有的还是系列讲座,甚至有的用中文来讲,比如如何写论文(Essay)。看着这些年轻的留学生苦恼,我想如果他们如果早有打算出国留学,要是能在高中也可以培养国外大学要求的学习能力就好了,那样他们在国外求学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上周的文章中,我介绍的IBDP教育体系,就专门是为高中学生进入国际大学学习深造而打基础的。国内有些朋友说这个真是好,但可惜国内没有。其实,作为一个国际通行的教育体系,IBDP不仅在新西兰有,在中国就有96所高中提供IBDP课程的学校[1]。如果打定主意让孩子将来到国外读大学,不妨多了解一些关于IB体系的情况,没准可以让孩子在未来少吃些苦头。

什么是IBDP?

IBDP是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Diploma Programme的缩写。如果直接翻译,就是“国际文凭文凭课程”。

什么,怎么有两个“文凭”?别急,请往下看。

International是“国际”的意思,Diploma是“文凭”的意思,Programme可以当作“课程”,这些都好办,唯独这个Baccalaureate让人挠头,就算学了几十年英语也不一定知道它的意思。查了一下,翻译成“文凭”,但这一定是不准确的,因为这样的话,IBDP岂不成了“国际文凭文凭课程”。

借助英文去解释英文来帮助理解,原来Baccalaureate是“大学(或高等教育)入学考试”的意思!咱们国内的“高考”就是高等教育入学考试,所以,IBDP其实就可以翻译成“国际高考文凭课程”,这一下它的作用就一目了然了。

IBDP是怎么来的?

提起IB,很多人以为它是美国的,这是个误解。其实,IB是一个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国际教育组织(IBO)开发出来的教育体系。

IB的概念萌芽于50多年前。1962年,在一次国际学校联合会的会议上,瑞士国际学校的老师Robert Leach首次提到了IB的概念。当时国际学校的生源多是外交官们的后代,由外交官的工作性质决定,他们上学的地点会随父母在全球范围内变换,而各地的教育水平和方法不一样,很难让孩子们在一个统一的体系内接受教育。Leach和同事们看到了这个问题,认为需要开发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使得在世界各地的外交官的孩子们能够接受同样标准的教育,让他们毕业后可以被任何世界标准的大学所接纳。[2]

经过几年的努力,1968年,IBO组织在瑞士日内瓦成立,IBDP课程体系也正式推出。两年之后,世界上第一次IBDP考试在遍布全球的10个国家的12所学校举行,其中还包括德国和法国的两所公立学校。[3]

IBO的发展

从IBO成立到现在的近五十年时间里,IB的教育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从最开始只有高中教育课程(IBDP),演变为现在的小学(PYP)、中学(MYP)、高中(DP)和职业(CP – Career-related Programme)四套不同的课程体系。

经过时间的检验,IBDP已经被世界的大学所广泛认可。接受IB体系教育的孩子的范畴也已经远远超出了外交官的子女,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151个国家的4900多所学校提供IB的课程。有些国家,比如日本政府,与IBO深度合作,很多IB课程已经可以用日文教授。[4]

IB教育体系培养什么样的人

按照IBDP设立的初衷可以推断出,它所希望培养出来的,是达到国际大学的入学要求的人,他们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素质,这在下面IB组织的使命宣言中也有所体现。

“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aims to develop inquiring, knowledgeable and caring young people who help to create a better and more peaceful world through inter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

To this end the organization works with schools, government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o develop challenging programmes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rigorous assessment.

These programmes encourage students across the world to become active, compassionate and life long learners who understand that other people, with their differences, can also be right.”[5]

“我们致力于培养会探询、有知识并富有关爱之心的年轻人,通过跨文化的了解和相互尊重来创造更好的和平的世界。

我们的组织与各个学校、政府和国际机构一起工作,为国际教育开发具有挑战性的课程以及严格的考核系统。

这些课程鼓励遍布全球的学生成为积极并富有同情心的终身学习者,他们懂得,他人即使不同,但也可以是对的。”

IBDP的使命的实现,最终要体现在通过这个课程体系所能够培养出的毕业生的素质。具备了这些素质,就不太会出现像我看到的一些国内高中毕业出来留学的孩子刚开始遇到的苦恼。

IBDP所培养的学生素质有十个方面。

积极探询(Inquirers),

富有知识(Knowledgeable),

批判思考(Thinkers),

善于沟通(Communicators),

恪守原则(Principled),

开放包容(Open-minded),

关心他人(Caring),

承担风险(Risk-takers),

均衡发展(Balanced),

惯于反思(Reflective)。

只要稍微脑补,想象一下具备这样素质的年轻人将是多么被世界所需要!

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检验,以学生素质为核心,课程体系相应而设(参看前一篇文章:161-听校长说IB),再辅以严格的全球统一考核系统,IBDP能够培养出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这使得它成为世界各地的16-19岁的年轻人接受大学学前教育的不错选择。

[1]http://www.ibo.org/about-the-ib/the-ib-by-country/c/china/

[2]Hill, Ian,Earlystirring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he dawning of the IB diploma Part III,International SchoolsJournal, v21 n2p10-24 Apr 2002

[3]http://www.ibo.org/globalassets/digital-tookit/presentations/1503-presentation-historyoftheib-en.pdf

[4]http://www.ibo.org/benefits/ib-as-a-district-or-national-curriculum/government-partnerships/

[5]http://www.ibo.org/about-the-ib/mission/

文 /Sherman@新西兰教育

大观家庭特约出品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内容合作请微信联系大观家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孩子刚到国外读大学时日子大都不好过?亲历者建议多了解IB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bj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