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同学会最近两期讲的是《乔布斯的“苹果禅”》,讲的是日本禅师铃木俊隆给乔布斯的12条建议,这些建议影响了乔布斯的一生,也改变了苹果的产品理念。我感觉这些想法特别好,很多对我们普通人也很有意义,应该和大家分享一下。于是,我一边在喜马拉雅上听,一边拿笔一条条的记下来的。看我这么不容易,你是不是应该耐心看完,哈哈。话不多说,进入正题,说说这12条建议都有啥。
一、一次只专注于一件事。这件事可大可小,大的不说了,因为大道理谁都不爱听,说多了别人会觉得像唐僧。说说生活中的很多小事,都是干什么的时候就干什么,体会在其中,这就是最大的乐趣。比如,有些人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食物本身的美味一点都没吃出来,最后还落下个胃病。其实,吃饭的时候就应该吃饭,一边品尝米饭的松软可口,一边品味红烧肉入口即化的香味,还有五花三层的口感,吃腻了再喝口紫菜蛋花汤。脑子里想一下这个过程,吃饭是不是个特美好的事。有人说我可以一边听歌一边学英语,我认为那是扯,除非你把音乐屏蔽了,一心怎么能二用!
二、慢慢的谨慎的做一件事。工业社会最强调的就是效率,因为你慢了就影响到生产线的其他环节。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还是那种“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的思维。我们现在应该换一种思维考虑这个问题了,比如太强调效率会不会使人更仓促,这件事没有做完,就马上想到下一件事,最后哪个都没做好。同时,一直处于忙碌状态,就失去很多深入思考和反省的时间,那么人和机器又有什么分别。什么是工匠精神,我理解的是,宁愿多花一些时间,把一件事做细做好,做到极致,做出生命力。
三、彻底的完成它。工作中经常能遇到一些棘手的难题,做到一半的时候,感觉太闹心就不做了,以后再说吧。但这个问题一定会在一个特定时间等你,等你在想要解决的时候,又要重新了解重新处理一遍,而且比第一次处理的时候繁琐很多。生活中的道理也是这样,就比如给朋友送行,你和他说了句再见转身就走了,等他回头的时候,你已经没影了,如果他觉得有一丝失落,那么你的“送行”这件其实没有真正完成。
四、少做。乔布斯重返苹果后,这方面表现的很明显。先集中全部精力将iPhone做好。接着产品的拓展就好办了,屏幕大一点就变成了iPad,屏幕小一点就变成iTouch,再小一点就是iWatch。反观那些什么都做什么都做不成的公司,苹果公司的做法才是大智慧。
五、事情之间要留有空白。换句话来说,这应该叫留白。从绘画上来说,你看那些最美的中国画,都不会画的太满,基本都有大面积留白的(看看宋徽宗的画就知道了),生活中的道理也是这样的。就拿教育来说,很多父母恨不得每一分钟都在和孩子讲道理,恨不得每一道题都从头到尾掰碎了讲,可是孩子下次遇到同样的难题依旧不会。你给他留白了吗,给他留有思考的空间了吗?没有人能代替孩子成长,我理解的教育是,在他困惑的时候解答一下,在他犯错的时候纠正一下,仅此而已。更多的时候是身体力行,“此时无声胜有声”。
六、培养仪式感。你好,再见,对不起,谢谢,这些都是仪式,如果缺少了,就会感觉很不完美。再看我们上学的时候,上下课都有响铃。上课铃告诉你要好好听课了,下课铃告诉你:玩去吧,孩子们。过年了,要放鞭炮。结婚了,要举行婚礼。你说这个仪式本身有实际意义吗?好像没有,但你一定不会否定,这些仪式让我们活的更庄重,它好像在和过去道别,跨过了它,一下子就能进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七、为特定的事情分配特定的时间。这就是我们说的习惯,或者规律。大学的时候我特别佩服我们寝室的熊弟,本身他也算是半个电脑游戏迷,玩起游戏也是很拼的,一玩就是一小天。但他在考研的时候,每天都能做到早出晚归,电脑看都不看一眼。我在工作了以后,一直尝试达到他这种状态,该学的时候全力的去学,该玩的时候尽力的去玩,怎一个洒脱了得。但尝试了几次之后,我发现我做不到。我只能坚持最笨的办法,把每天的时间都固定下来,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几点看书,不管周末还是休假,都坚持不变。这样坚持久了,不知不觉间,才能将好习惯养成。
十、把清洁、烹饪当成一种静心。从第七条下来,一共还剩五条,我选了这个。生活就是很奇妙的东西,有时候你为了去快乐反而得不到快乐,有时候你很辛苦结果却很快乐,清洁和烹饪就属于后一种。当你做上一桌好菜,看着家人享受的样子,心里一定特别有成就感。当你收拾完卫生,一定也会因为帮家人减少了一份辛苦,而能感觉欣慰。同时,这个不仅是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通过一系列的劳动,能让你浮躁的心沉下来。
一共有十二条,我挑了其中的八条,还有一条是“花些时间在打坐上”也挺好,平心静气的和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对话,这一定是个特别好的过程,只是现在修行还不够,以后再慢慢参悟。节目尾声的时候,梁东和吴博凡都用一个字来概括这期节目,那就是“简”。是呀,世界本来就是简单的,人生本来也是单纯的,化繁为简不但是一种思维模式,更是一种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