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春天的心 图 田芯

今天再次走进了正面管教的课堂,又一次得到了心灵碰撞。遇到了能量满满的伊心老师和各位积极上进的家长。一天的课程愉悦投入的学习完,倍感充实。
看了不少的家庭教育书籍,学习了心理学,依然做不到有效的沟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为此几度怀疑理论性的东西真的是理论和套路。但是见到伊心老师后,所有的疑虑全部消失殆尽,她就是正面管教的践行者,温和而坚定,和她相处从来都没有焦虑和压力。想起第一次来上课,认为大佬讲课不是风度翩翩,就是眉飞色舞,但是在这儿却没有。有的是平和温柔的一起进行体验式的活动,一起角色互换,一起讨论,一起学习成长。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观点,在讨论中发现各个闪光点,理论理解的多元化,拆解的深度,有效的践行,让我们每个学习者坚定而持续的成长。

今天早上学习了共情,其实不管在正面管教的课程里,还是在集中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共情只是很小的一块,但它是所有的学习基础。只有做到共情,才能有效的理解别人,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亲子体验过程中,深刻的感受了孩子为什么会存在这样那样的行为,如何识别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找到负面情绪背后的开始点,识别情绪背后孩子相信的原因。真实的再现了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我们往往把关注点放在了如何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正真的共情。
不仅是你与孩子需互动共情,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人,每件事如果能做到共情,你将收获到愉悦的体验。这就要诚实的面对。
诚实的面对情绪,主动地与身边的人链接,真实的表达我们的想法和感受。首先描述客观的行为或场景,重在客观,不加自己的评判,客观就是能用照相机拍下的,能用录影机录下来的场景。这是很形象的诠释,而我们在生活中喜欢评判加入自己的想法。其次识别自己的真实情绪,说出自己或对方的内心感受,表达这个行为对自己造成的真实而具体的影响,是影响哦!再次寻找相互尊重的解决办法,提出希望。
当我们能够通过接纳并说出情绪的方式,对孩子、对自己“情绪诚实”时,我们就创造了“情绪安全”的环境。孩子和大人都会觉得“可以自由地做自己”,当那个真实的我们被接收后,我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内心安全感。因为我们的安全感增强了,别人是否认同我们的想法,可能也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接下来,这样的自信气质,也会吸引同样拥有强烈安全感的人。最后随着成长,我们周围会有越来越多安全、自信、坦诚的人。
“情绪诚实”是为了“情绪安全”。创造“情绪安全”的主要方法是“情绪认可”。当我们的情绪被认可时,我们就不会担心因为自由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想法、质疑和观点,而被拒绝或被惩罚。我们就会觉得“可以自由做自己”。父母也能了解真实的我们。当那个真实的我被接收后,我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安全感。
我们小时候,父母对待我们的“情绪诚实”方式,基本就是我们长大后对待自己情绪的方式。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觉得苦恼、不解:“我真不明白你怎么会这样?”这些父母深深相信自己“从头到脚”了解孩子,但孩子却不认为父母“了解”我。
我们运用正面管教七个步骤一起解决问题,七个步骤看起来复杂,其实是一场简单的对话,一次坦诚的交流沟通。只要心里有“尊重”就能够使问题的当事人在安全、心平气和的环境里,敞开心扉有效交流。
只要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躬身学习,问题将不在是问题,我们允许问题出现,和问题和睦相处,一起共生,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