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乌龙明月老师的第二次课,课上老师讲到一个重要的观点——三维行动指南,收获颇多。
什么是三维行动指南
让我们观察学习下那些成功的人,就能发现他们都会有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型,那就是从众多的关注点中选择,然后瞄准一个目标,最后持续的行动。
即选择—目标—行动。
目标设了那么多,而你是否还在原地踏步?——三维行动指南之心得笔记那如何理解这几个词的含义呢?
这里老师推荐了三本书,让我们深刻的理解这三个词的具体内涵和本质。
书名为:《精要主义》《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成功、动机与目标》
我按照老师介绍的16格笔记速读法,尝试着用这个方法读了这3本书,每本大约用了40-50分钟,虽然超过了规定的30分钟,不过相对于我之前来说,节省了至少3倍时间。放在平时,我看完这3本书估计得一周的时间。
《精要主义》——选择
文中作者提到精要主义是对“更少,但更好”的不懈追求。人需要不断停下来问自己,这件事情值得我投入时间和精力吗?如果答案不是一个确定的Yes,那就是一个肯定的No。
现在是2017年已过大半,把时间切换到今年年初,我回想起我定了至少有10个年度目标,每一个我都觉得太重要,都想要完成。直到我看到《精要主义》这本书以后,我才发现,选择真的很重要,每个看似都重要的目标意味着就是精力被分散,无法聚焦到一个领域专注的去行动。我定了那么多目标,却难以坚持执行,以至于目标都看上去都那么遥远。
文中这一点也和李笑来老师提到的观点不谋而合,那就是处理任何事情时,我们需要记住,什么最重要,什么更重要!
有所取,必要有所舍。
如果你觉得你已经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这件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上了,不忍心舍弃,怎么办?
放弃,止损是最大的赢。
《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目标
这本书是《精要主义》的践行版,刚刚我们了解了最重要的事情只能有一件。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找到你要的那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呢?
文中提出,要问问自己这两大关键问题:
■ 关于大局的问题:“我要做的那件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 关于焦点的问题:“我现在要做的那件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我一边看这本书也一边在反思,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回溯到刚毕业那会,完全没有意识到要怎么制定自己的目标,空闲时间基本上在追剧,购物,八卦。等到结了婚有了孩子以后,一门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想着努力陪伴和教育好孩子就够了。而对于自身的成长基本上是很少想过。
到了现在,我才无比深刻的体会到: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年轻时所有的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到了现在全成了自己埋的坑。
想要变得不一样,想要更好的生活质量,那我最重要的事就是自我成长啊。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也再明了不过了,要实现自我成长,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呗。
那这样有了长期目标之后,然后一步步往回考虑,倒推出现在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从五年目标倒推出年度目标,月度目标,周目标,日目标至当下。
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从一个个技能开始学习。
《成功、动机与目标》——行动
看完了选择和目标,接下来就是该行动了。《成功、动机与目标》这篇书就是一本非常好的关于执行力的书。作者用大量的案例和观察告诉我们,进取型人格和表现型人不同特质及其影响。
■ 表现型人格——聚焦“表现”
顺利时,带来成绩;坎坷时,轻易放弃
■ 进取型人格——聚焦“进步”
顺利时,提高成绩;困难中,大步前行
读到这里,我的体会是,人的一生太长,当我们顾及到眼前的那些表现和成绩,很容易就会被一路上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打败,挫败感也由此而生。
而当我们换一种思路,把困难当成成长的机会,任何事情都去想一想,通过这件事,我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能不能比昨天的自己相比更进步,哪怕进步一点点。
接下来,就是开启进取型人格模式,开始行动。
现在看完了这三本书,这样结束了吗?
当然不是。
如何正确的阅读一本书,乌龙明月老师给出了答案,我们不是读完书就算了,而是在获取了书中的要点以后再进行整合,将书籍间的逻辑关系理顺,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最重要的是去实践去验证,验证成功了这些才算是阅读一本书真正能带给你的改变。
不然,你读了那么多书,岂不是白读了。
重点来了,当我们了解了三维行动指南后,老师讲述了如何通过这个行动三维原则切入新领域。
1、选择贡献峰值最大
2、只保留最重要的事
3、开启进取型人格模式
最后,说了这么多了,是不是该有点实际行动了?
那就以60天为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
找到一个成功模板,
制定具体目标,
然后火力全开的行动!
(附上3本书的读书笔记)
目标设了那么多,而你是否还在原地踏步?——三维行动指南之心得笔记 目标设了那么多,而你是否还在原地踏步?——三维行动指南之心得笔记 目标设了那么多,而你是否还在原地踏步?——三维行动指南之心得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