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回深圳跟朋友聚餐。一位在香港工作和生活多年的好友谈起了两地小孩子的区别。
在饭局上她跟我们说她一个邻居家的孩子,从两岁就开始学习三种语言,还有地理,历史等等各种各样的知识,到4岁时自己就已经掌握了英语,粤语,普通话这三种语言。她妈妈经常会有一个困扰,她这个4岁的孩子基本上骗不了,也教育不了。有一个例子是,她妈妈说小孩子要勤刷牙齿,不然就会生蛀牙。她这个孩子直接怼回来就是“这个我很清楚呀,你自己也经常不刷牙,牙齿坏了去看牙医就好了。”我们内地父母有时候教育孩子会说“你再怎么样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或者其他例子吓唬自己小孩子。她这个孩子直接不理她,它(这小孩)非常清楚父母不会抛弃它不管。所以它母亲很多时候觉得跟这孩子没办法沟通。相反我朋友家里4岁的亲戚就很好哄骗,也很好玩。这种香港的孩子就几乎没有童年。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香港小孩和我们内地同年龄段的孩子生活根本就不在一个层级。
听完后我问她,这是个例吗?她说不是。她说香港小孩普遍如此。听到这里我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接着有一个朋友问这种小孩子是怎么教育出来的。她说就是父母不断重复地教。学校里老师也是重复地教,并且有各种各样的竞赛。小孩子和父母都有自尊心。在这种环境之下,大家竞争非常激烈,小孩子学得多也学得快,他们的理解和学习能力是真的很强。但是这有一个不好的结果是小孩子压力超级大,经常会有小孩子崩溃。
我个人觉得吧,这两种教育体系不能单纯说对与错。但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更加倾向于给孩子一个稍微快乐单纯一点的童年。尤其是我接触心理学之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很多父母的一个心态。但对于孩子自己本身来说,在他心智不成熟的情况下,他确实要接受来自父母和学校的灌输。但成年之后我们会发现,生活是自己的,不是所有别人灌输的东西都是自己需要的。自己过的好有时候也非常重要。童年快乐地经历会是我们宝贵的财富,甚至有时候这些美好快乐的经历会是我们成年后生活遇到困难困惑时候的希望源泉。生存需要很多能力,但生活也需要多一些轻松和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