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总是在不经意中,匆匆而过,我在家休息将近一周的时间了,头几天,因为不良于行,躺在床上,看看电子书,玩玩快手,刷刷朋友圈。感觉这小日子过得挺充实的。我说的充实意思是时间没在无聊中白白溜走。我娱乐了嘛。可离‘滋润’二字就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喽。
只是内涵段子嘛,我看的时候多,写段子的时候少了。最近更是没有更新过一条。细究原因,我才发现。自己创作段子的动力没有了。准确的说是因为创作动力的改变,所以才会消失的。
什么意思?听我慢慢道来,我开始写段子,是因为喜欢,是因为爱好,自己编个段子发上去,感觉很快乐。与其说是娱乐别人,不如说是娱乐我自己。也就是说,我开始阶段是为了自己内心的快乐而创作。可是发上几条之后,这个原因就改变了,我转而去在意一些外部因素:关注的人多不多,能不能上热门。大家会不会去评论等等。一旦发现看者寥寥,关注无几,我就失去了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原来我不知不觉的掉入了“德西效应”的陷阱之中。
“德西效应”是指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德西认为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比如:现在火爆的特长班,孩子喜欢围棋,家长给报了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这时学习的动力是心中的内部动机----喜欢围棋。这样进步也快。家长一看。孩子取得了成绩,当然高兴,嘉奖五十元,孩子也很快乐,继续努力,家长也就接着嘉奖。这次是一百元。然后,孩子学习的动力就会一点点转变为外部动机—为了奖励而学围棋。结果当这外部因素稍有变化,奖励下降,或者根本不给了,孩子也就对围棋不感兴趣了。成绩下滑,甚至放弃学习。这就需要家长们注意,在学习中,不要让孩子们产生“德西效应”。要培养他们是从内心中对学习感兴趣,热爱学习的这个‘内部动机’。而不是为了考试有个好成绩能获得家长的物质奖励的‘外部动机’。这样才能够持之以恒、学业有成。当然,适当的奖励对孩子们的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一定要适当。
我啰嗦了这么多,相信宇航你一定看烦了,你会说:老爸,你这‘关门闭户掩柴扉’似的磨叽风格我就忍了。可怎么说得文不对题啊。你是写给我的吗?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别着急,重点马上就来。我的意思是:宇航,你学习汽车修理的过程中想过自己是为什么而学的吗?是内部动机还是外部动机呢?有没有陷入“德西效应”的误区中呢?这个才是老爸要对你说的。也是我所担心的。当你发自内心的对这一行业…… 不说是热爱吧,起码感兴趣,有学习下去的欲望。这样才会学得扎实,技术提高得快。而不是单纯的为人民币服务这个外部因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