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冰心的话语可以看出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往事,也就是说是以成人的视角在观察儿童,以成人的视角讲述自己的童年。由此可知本单元的大概念是童年。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个,一个是阅读要素训练: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一个是写作要素训练: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https://img.haomeiwen.com/i3357549/ce3c4442bb04e71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357549/9a6f49144e695d5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357549/e5ef24a1c40dbeda.jpg)
对于一篇课文的定义,我们可以从课后的第一题看出。比如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写课文时都可以把它当成经典来讲。
而第一课《古诗三首》就是经典。那怎样实现语文要素呢。通过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那在期间怎样设计呢?把孩子带到诗歌里去,通过设置问题帮助孩子理解画面。比如《四时田园杂兴》中可以问孩子为什么学的是种瓜而不是别的?那他们真的会种吗?不会,只是在玩耍罢了。因为他们看到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才想要找事做。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感受到童年的有趣,诗人对童年的回忆与情感。
《稚子弄冰》的诗眼是弄字。怎样让孩子体会其中的感情呢?由最后一句问孩子:对稚子来说,这是不是一件难过的事?答案当然是不会,因为他们知道冰会碎的,冰碎了也是他们玩耍中的一部分。
《村晚》中,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牧童?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从后两句可以看出牧童的逍遥、惬意、自由自在。而前两句讲的是牧童所在的生活环境。
那怎样达到基础过关呢?先出示注释让孩子根据注释初步掌握诗句的意思,然后通过朗读的方式表达诗歌的画面。这又延伸到了课后小练笔,怎样把诗歌改写成小短文?《村晚》为例,问诗歌除了直接写出的画面,还会有哪些?怎样引导呢?比如问孩子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庄?傍晚还有哪些景色?以此为基础可以把当时的环境写的更丰富。再如《稚子弄冰》,稚子如何脱冰?脱出来时心情怎样?敲的时候呢?看到碎的时候心情怎样?通过问题的引导慢慢把故事拉长。
《祖父的园子》可以理解为作者童年生活的叙事。第一部分重点强调园子的环境,即基本的样貌。第二部分园子里做的事情。第三部分写祖父的园子有什么,其实想借此表达她内心的自由,她童年的自由。
![](https://img.haomeiwen.com/i3357549/1afd36682acadf5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357549/e9a6addd00909d52.jpg)
比如学习第一部分时问孩子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我内心的快乐?让孩子明白表达感情的方法,借景抒情。
学习第二部分都干了什么?进而体会外祖父的特点,感受到外祖父对我的无限宠爱。进而明白可以抓住关键语句和段落来体会感情。
第三部分,问孩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让她们在朗读中,角色自居中感悟童年的自由!在了解童年的快乐自由后再引出童年链接,引出《呼兰河传》了解萧红。最后再总结体会感情的方法。
《月是故乡明》《梅花魂》是自读课文,自读课文就是让学生学到的语文要素的方法学会运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3357549/619b85d0e2ce1fd2.jpg)
《月是故乡明》中有一个问题值得讨论。什么东西在萌动?在这里是指诗兴。人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有萌动?内心触动到的,感觉幸福的时候。其他的零碎问题不值得讨论,因为高效课堂的标志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梅花魂》的阅读的方式:默读。核心问题:描写了哪些事。通过事例结合交流题目体会作者得思想感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3357549/b2349bfc315c63d6.jpg)
那一刻,我长大了,中那一刻是指事情的重点部分,在写作前可以以《梅花魂》为例,体会描写方法,也可以借用五上的以场面描写来描述。
![](https://img.haomeiwen.com/i3357549/c8a8d148753e861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357549/520343bcaebf70b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357549/d50ca24e39477e9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357549/bb83a4c4a1520b9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