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五下第一课程资料使用说明—从心所欲不逾矩

五下第一课程资料使用说明—从心所欲不逾矩

作者: 我心向阳啦 | 来源:发表于2022-02-11 14:49 被阅读0次

        透过冰心的话语可以看出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往事,也就是说是以成人的视角在观察儿童,以成人的视角讲述自己的童年。由此可知本单元的大概念是童年。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个,一个是阅读要素训练: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一个是写作要素训练: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对于一篇课文的定义,我们可以从课后的第一题看出。比如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写课文时都可以把它当成经典来讲。

        而第一课《古诗三首》就是经典。那怎样实现语文要素呢。通过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那在期间怎样设计呢?把孩子带到诗歌里去,通过设置问题帮助孩子理解画面。比如《四时田园杂兴》中可以问孩子为什么学的是种瓜而不是别的?那他们真的会种吗?不会,只是在玩耍罢了。因为他们看到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才想要找事做。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感受到童年的有趣,诗人对童年的回忆与情感。

      《稚子弄冰》的诗眼是弄字。怎样让孩子体会其中的感情呢?由最后一句问孩子:对稚子来说,这是不是一件难过的事?答案当然是不会,因为他们知道冰会碎的,冰碎了也是他们玩耍中的一部分。

      《村晚》中,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牧童?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从后两句可以看出牧童的逍遥、惬意、自由自在。而前两句讲的是牧童所在的生活环境。

        那怎样达到基础过关呢?先出示注释让孩子根据注释初步掌握诗句的意思,然后通过朗读的方式表达诗歌的画面。这又延伸到了课后小练笔,怎样把诗歌改写成小短文?《村晚》为例,问诗歌除了直接写出的画面,还会有哪些?怎样引导呢?比如问孩子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庄?傍晚还有哪些景色?以此为基础可以把当时的环境写的更丰富。再如《稚子弄冰》,稚子如何脱冰?脱出来时心情怎样?敲的时候呢?看到碎的时候心情怎样?通过问题的引导慢慢把故事拉长。

      《祖父的园子》可以理解为作者童年生活的叙事。第一部分重点强调园子的环境,即基本的样貌。第二部分园子里做的事情。第三部分写祖父的园子有什么,其实想借此表达她内心的自由,她童年的自由。

        比如学习第一部分时问孩子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我内心的快乐?让孩子明白表达感情的方法,借景抒情。

        学习第二部分都干了什么?进而体会外祖父的特点,感受到外祖父对我的无限宠爱。进而明白可以抓住关键语句和段落来体会感情。

        第三部分,问孩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让她们在朗读中,角色自居中感悟童年的自由!在了解童年的快乐自由后再引出童年链接,引出《呼兰河传》了解萧红。最后再总结体会感情的方法。

    《月是故乡明》《梅花魂》是自读课文,自读课文就是让学生学到的语文要素的方法学会运用。

      《月是故乡明》中有一个问题值得讨论。什么东西在萌动?在这里是指诗兴。人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有萌动?内心触动到的,感觉幸福的时候。其他的零碎问题不值得讨论,因为高效课堂的标志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梅花魂》的阅读的方式:默读。核心问题:描写了哪些事。通过事例结合交流题目体会作者得思想感情。

        那一刻,我长大了,中那一刻是指事情的重点部分,在写作前可以以《梅花魂》为例,体会描写方法,也可以借用五上的以场面描写来描述。


相关文章

  • “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心所欲,不逾矩”

  • 有些风景,不去看会后悔

    从心所欲,不逾矩

  • 2020-03-09

    从心所欲——不逾矩

  • 谈谈(六十四)|论自由与强权之主要核心之对立理念

    总体来说,规矩产生快乐。----李率 孔子也说,“不逾矩”,才能够“从心所欲”。原文是:“从心所欲不逾矩”。吾稍加...

  • 五下第一课程资料使用说明—从心所欲不逾矩

    透过冰心的话语可以看出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往事,也就是说是以成人的视角在观察儿童,以成人的视角讲述自己的...

  • 如你所知,“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在70岁达到的人生巅峰,“从心所欲”是大自由,“不逾矩”是不违反规矩、规律、天命...

  • 不要不懂瞎厉害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这里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大智慧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孔子的这七个字:“从心所欲不逾矩” 何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呢?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为政篇》,...

  • 该成熟了

    长大了就该成熟了,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 人生最高境界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面最高的不是从心所欲,而是不逾矩。在不...

  •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逾矩 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下第一课程资料使用说明—从心所欲不逾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na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