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五,我上的是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的《研究报告》这一课。
由于前一天的忙碌,导致备课依然是不充分。每次写课,我都有一种在忏悔的感觉。所有的课堂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所有的准备不充分都是态度问题。我每天都在阅读,都在写作,一直在坚持,但是,如果我不能上出几节像样的课,或者说,如果我的课堂教学水平没有多少的提升,那么,一切阅读和写作之功都大打折扣。所以,我必须找一个着力点,这个点可以平衡阅读写作与课堂的平衡。也就是说,不仅要阅读,要写作,但一定要将自己阅读写作之力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上,否则,阅读和写作就会变成所谓的“花拳绣腿”,没有多大的价值。
这是我最真诚的表达,也是我最近最深切的认知。阅读,是可以修身养性,但不能只是用来修身养性,阅读一定要发挥阅读的功效。否则,无效果的阅读必将不能激励自己向前行走,更不能带着大家向前行走。因为,如果没有现实的改变,就不能看到阅读的光芒。那么,阅读就只是为了阅读而已。
在“简书”里,我读到了简友“万佳才俊”的文字,不愧是令我仰慕的人,看他,如仰望星空,充满向往。他的文章不长,但很深刻。读得都是经典文字,如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每一篇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有自己深刻的思考。我不得不佩服。反思我自己,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有七八本,但是读得最多的是《给教师的建议》,而且几乎没有精读,只是浮光掠影般地翻过了一半多的内容,更没有深思,何谈学以致用呢!
昨天下午,我们四校联合进行“古诗词比赛”,我和王雪梅老师是评委,我内心深知我其实是不够格当评委的,大家那是对我的“厚爱”呢。比赛现场,我只想用两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震撼。我想表达的震撼的感慨,来源于对孩子们的感慨,对王雪梅老师的感慨,对康校长的感慨。
台上的孩子们,一个个如小智囊一样,给人以一种无所不知之感。从背诵到诗人,从诗人到写作背景,从背景到诗意,我除了对孩子们充满佩服,更多的是点赞,再点赞。孩子们将我们这些老师甩出了几条街,我们简直是望尘莫及啊。
看到了优秀的孩子们,我想起自己带的孩子们,我深感忧郁。带两年,我能教给他们什么呢?我也让我们班的孩子接龙飞花令,但是我只是抛给孩子们一些资料,没有指导,更没有陪伴背诵,唯一有的就是录一个短视频发出去而已。坐在比赛的现场,我在想,难道我只要这样做就足以了吗?我还能怎么做呢?难道就这样应付孩子们吗?不。我否定了自己留给自己的答案。
态度非常关键!(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