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小说主要情节
2.研读重点段落,挖掘戏外之趣,即感知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
3.培养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品格
教学重点:2
教学难点:2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社戏》全文浏览,将其还原到整体结构中去。“戏场小天地,天地大戏场”,在鲁迅的眼里,中国的戏院不过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剧场沉闷的演出,即使是鉴赏力极高的观众也至多感到不耐烦.而鲁迅竟至于如此的焦躁、烦乱、不安:“看小旦唱,看花旦唱,看老生唱,看不知什么角色唱,看一大班人乱打,看两二个人互打,从九点多列十点,从十点到十一点,从十一点到十一点半,从十一点半到十二点……”,他甚至有如受刑罚,度日如年的感觉。(而这又是一段多么出色的不着痕迹的心理描写!)在鲁迅的心灵感受中,剧院(以至整个现实社会)就是—个活生生的监狱。因此第一回看戏,他仿佛为梦魇所驱,“毛骨惊然的走出了”;第二回看戏,他就只有“逃走”一法,但这又是怎样的逃出:“机械的拧转身子,用力往外只一挤,觉得背后便已满满的,……我后无回路,自然挤而又挤,终于出了大门”,这每—处描写都几乎含有某种象征的意味。至少在鲁迅的感觉中,这又是一次令人恐怖的生命的挤兑与逃亡,好不容易逃出“大门”。迎头看见的竟又是那些麻木的、愚昧的“看客”,鲁迅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现在,我们可以带着这些小说前半部分留给我们的奇特而沉重的印象来重读我们早已读熟了的课文,我们仿佛有了新的眼光,新的感受与发现……
——钱理群
现在回到”野外”,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个普普通通的“迅哥儿”,他不仅不再需要扮演任何“角色”,还摆脱了“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之类的束缚(鲁迅在《五猖会》里十分生动地描绘了这种压抑),失去了“读书人”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形成对人的一种压抑),无拘无束表现他的“自然本色”。让我们随着“迅哥儿”和他们的小伙伴一起,乘着那大白鱼似的航船,去看心心念念的《社戏》吧!
二、跳读全文,梳理情节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
( 我在平桥村的生活 )——看社戏前的波折——( 月夜行船 )——船头看戏——( 月下归航偷蚕豆 )——六一公公送豆
三、循着线索“社戏”,感受戏外之趣
趣景
一个清新悠远的江南水乡,一个自然纯朴的世外桃源。随着小伙伴们穿行于豆麦、连山、水气、月色之间,我们就触摸到了一个“轻松”的,“舒展”、自由的灵魂,感受到“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的心灵的“沉静”与柔和。以这样的心灵去看戏,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感觉与感受,同样是“声音”,此刻听到的横笛声的“宛转,悠扬”;同样是灯光的晃动,即使是“红红绿绿的动”,也因为有了距离,“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而疑心是“画上见过的仙境”,甚至对“咿咿呀呀的唱”,沉闷的表演,尽管扫兴,却也“忍耐的等着”,等不及了,就吁气,打呵欠,以至于溜走,一切都自自然然,随随便便,即所谓随心所欲。
趣事(重点研读22——30段偷罗汉豆的情节)
归来时的偷食罗汉豆,在充满了情趣的笑谈中,感受着生活的充盈、人际关系的亲密与和谐,与前述“看客”的无聊、冷漠更形成鲜明的对照。
偷中见美好形象:双喜、阿发、六一公公
偷中见生活情趣:天真烂漫、真挚热忱
偷中见情节波澜:怕抓被骂、自由无拘
四、抓灵魂句,感悟主旨
小说结尾,“我”无限深情地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这时,在鲁迅的心目中,“那夜似的好豆”、“好戏”已经成为某种生命形态、境界的象征:轻松而舒展、自由,沉静而柔和,和谐而充满情趣。这正是鲁迅曾经有过,并且心向往之的。因此,《社戏》是成年鲁迅的精神返乡。
回到开头说的,作者对十年间两次看京戏的回忆。第一次看京戏的情形,至“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第二次看京戏的情形,至“我后无回路,自然挤而又挤,终于出了大门”。意在用看京戏的令人生厌反衬社戏的令人神往。欲扬先抑,增强小说的表现力。比如:戏院里的场面是那样的嘈杂、混乱、龌龊,这恰好与看社戏时和谐、清新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我”在戏院里向坐在近旁的胖绅士请教,对方“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态度是那样的冷漠、傲慢,这恰好又与看社戏时小朋友们的互相友爱形成鲜明的对照;看京戏和看社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京城生活和江南水乡生活的不同,显然,作者的感情是倾向于后者的。
因为社戏,
我们走进了——
一个清新悠远的江南水乡,
一个自然淳朴的世外桃源,
一段天真烂漫的趣味童年,
一片真挚热忱的浓情厚谊。
五、作业设计
仿鲁迅写景画人的方法,写一段两三百字的文章,介绍你家乡的地方或你参加过的某项文化活动。
《社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