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简介
常全来,男,汉族,1960年7月生,河南省西平县人。是位从普通农民家庭磨炼出来的书法家。8岁开始习字,酷爱书法艺术,临习各种汉碑,兼修各种隶帖,虚心好学,持之以恒。见字几画案而踟躇步止,书蚕头燕尾而流连忘返,每日十余小时沉浸在墨香氤氲中,难以自拔。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文化魁宝、立足当代大胆创新,是他的人生独白,也是他一生的追求。成就及其成功轨迹、书法艺术之路。多而不精,多而不强,何时能够出头?有时候常老师内心万籁俱静,看不到成功的彼岸。灰心丧气之余,忽然有一天发现汉隶之美、汉隶之魅,虚一而静攻隶书的想法在他年轻的心灵播种、生根、发芽、成长。 全来先生受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萌发了学写字、写好字的念头。从小顽童式的舞文弄墨,到正规的临帖习字,他总是一丝不苟。那时他才八岁。镇纸,研墨,执笔,用腕,悬肘……小小的身躯顶着大大的脑袋,一不小心开始了长达50余年的艺术跋涉。篆隶行草楷,无不涉猎,笔墨纸砚印,无所不通,大而全,小而全,用在全来先生身上,特别恰当,他会将汉隶艺术传承并发扬光大。
现任职
中艺名书画院理事
国家一级书画师
中国诗酒文化协会诗书画院院士
北京韩村河文化发展中心常务理事
河南省当代中国书画院副院长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起源于战国,传说程邈始创, 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着里程碑式的奠基意义,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许慎在《说文解字》记载:“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乙瑛碑》、《礼器碑》《华山碑》、《曹全碑》、《张迁碑》等石刻文本是汉隶的扛鼎之作,成为全来先生日夜揣摩、临摹、研习的重要作品。《张迁碑》的质朴奔放、浑厚博大,汉隶经典的《曹全碑》典雅华美、俊秀温润,深深吸引着常老师尚显稚嫩的审美眼光,也成为他的神交巨著。
作品欣赏














常老师常以书者自居,但无论和其书法作品交流,还是和其本人面聊,艺术之气四溢,谦虚、和气、静心之气度侧漏。在如今浮躁之风盛行,暴戾之气嚣张的时代,难得全来先生守得住三尺书案,坐得住冰冷板凳,和文房四宝为伍,与鸿儒白丁为友,笃学不倦,孜孜以求。斯文有加的全来先生,守文持正,法度森严,追求美文美字,坚持不为丑书背书,每天10余小时的书写、创作,五十年来的坚持不懈,让人不得不由衷地敬佩。在北京创作多年的常老师,因为母亲年事已高,回归故乡之举动,亦是让人高山仰止。对常老师作品就一个字 “文” 来形容,如果静是形体之美,结构之美。雅是精神之美、气质之美。那么文则是内涵之美、思想之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