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210195/3f38fb57d6f1897f.jpg)
父母常常是下意识的话语出来了,你看碰了吧,让你别着急,让你跑跑跑,而且有时候嗓门越来越大……
这种情况太常见了,不养娃不知道2~5岁的小孩有多么调皮,多么欢乐,就像猴子一样,跑来跑去,难免磕磕碰碰的。
小橙子今天磕碰发生了4次,第一次疼哭了T﹏T,幸好最近我看了绘本,疼疼飞走了,揉揉,看吧,宝妈如果懒不学习不成长,读读绘本也可以帮助育儿技能提升啦!娃一会儿就不哭了,眼睛上挂满了泪花。
第二次差点碰在饭桌上,没太碰疼,只是表情变了,没哭,我简单安慰了一下,说以后远离桌子,注意安全。
第三次碰,呵,那个疼啊,直接撞到了书桌棱,宝宝一心为了取桌子下面的书,太专心了,也是第一次在电脑桌下面取,啪!碰了,把我心疼的赶紧揉揉,怪我不该把书放在犄角旮旯,我以为这套书看过了不再看了,结果,爱看书的孩子啊,真心疼啊。
可是宝爸上来就说,看你不小心碰了吧,娃一听哭的稀里哗啦的,还给他拜拜,不要他出现,因为这样的语气说话会让娃陷入自我否定自我批评中,他们幼小的心灵还不会这样,已经够疼了,还要自我批评,责任全在自己,宝宝们还是不喜欢的,会排斥,久而久之会没有自信心,不够勇敢的,畏手畏脚的。
家人,娃他奶奶也是这个语气和语言,好像磕磕碰碰都是娃造成的,大人提醒了娃不听话导致的,这样子娃内心很难过的,因为大人关心的不是娃的疼痛和情绪,上来就是推卸责任和抱怨不听话,这样久而久之,娃首先不会信任你,再就是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育,会变得不够自信,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大人对孩子的哭闹疼痛视而不见,就会让他陷入不被爱的境地,渐渐失去安全感。
一码大人的处理方式尤为关键,这每一句话都表达着一个大人对孩子的爱。请问你的爱是真爱吗?真爱就多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看见孩子的情绪,理解共情,再鼓励引导。慢慢孩子才会成长为你引导的样子!
为何写本文呢,不仅仅是宝宝今天磕碰好几次,而且还看到了一个视频,就是来苏糖大宝宝把眼角碰了,爸爸的引导共情方式让她铭记于心,她喜欢爸爸的方式,不喜欢妈妈抱怨➕推卸责任那种,幼儿园小朋友讲道理让人听的折服,为这个爸爸点赞!这个小视频事情不大,但真切的折射出为人父母人性的光辉和弱点,孩子当然更喜欢光辉的引导方式,更有爱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