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写人生训练营
把握这两点,让读书不再低效

把握这两点,让读书不再低效

作者: 甘丫头 | 来源:发表于2019-02-23 20:49 被阅读39次

日本斋藤孝在《深阅读》中提到了读书的三大意义:第一,是以获得信息为目的的读书,比如我们出于工作或者考试的需要而去寻求信息的读书;第二,是为了愉快且有意义地度过独处的时间。通过读书来度过独处的时间,可以驱逐空虚感,提高对生活的调适力;第三,是为了锻炼自己、丰富精神而读书。通过读书可以获得内心的富足和充实感。

我们都知道读书重要,但有句话很多人也并不陌生: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同样的,对于读书,你是否存在类似的困惑?比如:

明明读过了很多书却什么也没记住,跟没读过一样。

刚读完的书,转眼就忘记了书里讲过了什么。

读过的书都要堆成小山堆了,却没有派上过用场。

……

为什么读同样的一本书,有的人收获很大,而有的人却没有任何帮助和改变呢?因为他们之间隔着一个“不”字的距离:会读书和不会读书之间的差距。如果读书停留在仅仅是“读过”,用眼睛看过,却没有记在脑子里,那么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

这好比对钓到的鱼的处理相似。好不容易钓到的鱼,如果不加处理放置不管,就会腐烂。如果读书看过就算完,那么好不容易了解到的知识,也会在达到“能够使用”的水准之前就被忘的一干二净。

怎么样才能做到不只“读过”,能做到每读完一本书都有扎实的收获,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智慧”,成为自己成长的养料呢?日本的作者奥野宣之基于此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提出了“笔记阅读法”。

把握这两点,让读书不再低效

奥野宣之,是日本大名鼎鼎的“笔记本作家”。跟很多人一样,曾经奥野宣之也因为无法将书中精华内化而烦恼,在他坚持用“一元化”笔记法记录管理工作与生活之后,成功把读书做笔记从兴趣发展成了乐趣,让他受益匪浅,得以陆续创作了《智慧创造锻炼法》、《三本书创造好点子》、《“处方笺”读书法》等著作。另外,奥野宣之还曾独创了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大受商务人士欢迎,累计销量超过了50万册。

这本书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和重读五个方面系统的讲述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其中,最大的亮点在于如何使用笔记读书法搭建精神图书馆、重读笔记为思想增色。

    如何使用笔记读书法搭建精神图书馆


奥野宣之在书中分享了他独创的“摘抄+感想”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这个方法可以让你将读过的书铭记于心。那到底如何运用呢?

首先,在阅读的时候要一边看一边动笔,做好标记。在做标记的过程也是加深理解和深化印象的过程。书中介绍了做标记的三个阶段:

通读。一边阅读,一边把有价值的地方折页。

重读。读完一遍后,把折页的地方再看一遍,如果还是觉得很重要,就再折一个角。

③标记。再重读一遍折了2次的地方,如果仍旧无法舍弃就可以记录下来做读书笔记了。

对于标记的技巧,作者提出了用不同的画线方式来区分标记对象。比如用普通直线用于“重要”“暂时先画出来”“客观上重要”的信息。用波浪线画出“非常重要”“主观上觉得很重要”“想记住这里,以后加以运用的信息”。圆圈用来圈出重要的专有名词、关键词、关键句等需要吸引眼球的地方。

通过这样的标记,能有效的把重要的信息筛选出来,将书中的精华提取出来。做好标记后就可以做读书笔记了。写读书笔记之前写下以下三项信息:

写读书笔记的日期

书名

作者

通过这三要素可以让你及时想起“我那个时候已读过这本书了“。为了让读书体验更深刻,做读书笔记时运用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法,补充以下两要素:

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内容(摘抄)

自己此时此刻引发的感想(评论)

用标记摘抄的内容,用标记感想。把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落实到纸面上就是这样的形式,以我阅读《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为例:

使用笔记后,书中的信息不会被封存在书架里,而是得到了充分有效地利用。只有认真重读笔记,把有用的信息组合起来,就能获得对工作有莫大帮助的创意。

俗话说的好,温故而知新。做完笔记之后就把它束之高阁,那知识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就出现派不上用场的情况。不是知识没用,而是你没有有效的利用。要让读书笔记发挥功效,需要重读读书笔记这些精华内容。

后面是对原文的摘抄,摘抄让自己心动的句子,后面是自己的感想和补充。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明朗的区分摘抄和感想的部分,另一方面及时写下自己当下的想法,加深思考和理解,也是把思想组织成语言进行输出的过程。可以为日后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养成不管是什么想法立即写下来的习惯,可以捕捉昙花一现的灵感。坚持下去,这是个受益匪浅的好习惯。

把钓到的鱼进行妥善处理,冷冻保存,以后就能随时享用。尽管当时处理稍显麻烦,但可以确保以后长时间内都能受益,所以没有理由不这么做。日积月累,一步一步搭建自己的精神图书馆。

              重读笔记给思想增色


我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写好的笔记基本就不再看了。所以一直以来读书不能有效的吸取精华,使其内化成自己的思想来帮助自身提高。读书笔记是与书进行的一场交流,是一种升华工具,可以让读书活动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作者称之为“活用”,让学过的知识活起来,让读书笔记活起来。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万小时定律”,都是在强调重复的重要性。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下,可能我们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重读整本书,但是可以重读读书笔记。 

    杨绛先生在的《钱钟书手稿集》的序中写道: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

作为普通的我们,如何像钱钟书先生一样培养重读笔记的习惯来给思想增色呢?

①选择一个固定的场景。在自己的生活圈中选择一个“重读笔记时间”,比如早起或睡觉前或者坐飞机、火车等,选择一个固定的场景,像消磨时间一样的去重读读书笔记,不知不觉中吸收信息,甚至产生新的思考。

②养成重读的习惯。要养成一个习惯,开始需要意志力的坚持,但当你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状态,直到身体里出现产生快感的内啡肽,那么当你不做这件事反而会难受,这时候坚持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那么要培养这个习惯应该怎么做呢?

可以把重读频率进行量化,可以一周一次,也可以三天一次。把这个目标写下来使其视觉化。根据有关测算,把目标写下来要比只是在脑子里想更容易坚持;此外,也可以做好计划表,比如用打卡的方式做好重读的记录,增强仪式感。

③记录下重读过程中的新收获。“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好比在同样的场景拍照片,不同的时间拍出来的照片会有所不同。同样的,在不同时刻阅读同样的内容,我们也会有新的想法和感受,把这些思想的火花及时记录下来,不断地充实我们的思想仓库。

叔本华说过:光是不停地读书,过后却不深入思考的话,绝大部分知识都会流失,不会在精神中扎根。

这本书,直接戳中了大多数人读书现状的痛点:容易忘和没有用。

对于此,作者提出的读书笔记阅读法,可以通过输出促进积极的知识内化,把学过的知识,看过的书的精华内容记在脑里。再通过重读读书笔记,可以加深理解,产生新的思考。

相关文章

  • 把握这两点,让读书不再低效

    日本斋藤孝在《深阅读》中提到了读书的三大意义:第一,是以获得信息为目的的读书,比如我们出于工作或者考试的需要而去寻...

  • 第二次分享第二稿

    抓好这两点,让你怀孕,育儿不再怕 大家好,我是蛤蟆,今天我要分享的主题是如何让自己怀孕和养育新生儿不再手忙脚乱。 ...

  • 读书的益处

    读书的益处 读书可以让人深思,对待事物的认识不再浅尝辄止;读书可以让人眼界更加开阔,不再是井底之蛙;读书可以让人明...

  • 微信读书产品体验报告

    微信读书——让阅读不再孤单。

  • 写出好段子,幽默心底起

    想写出一个幽默的好段子,下面有两种技巧可以学习。 首先要注意的是段子的结构。想让自己的段子逗笑别人,把握这两点就够...

  • 目标+关键点=成功

    做任何事情成功的秘诀无非就是这两点1、清晰的目标:不断的问自己想要做什么,把握住本质,黄金思维圈法则2、把握关键点...

  • 【格格读书成长营】2020.3.14 读书计划

    听了格格关于阅读力的课程讲解,让我对如何高效读书有了系统的认知。格格说到的6点读书低效原因,真的是说的我句句扎心,...

  • 读书,让我不再孤单!

    我们读书,就不孤单! 这是十点读书APP的宣传语,也是近来自己的真实生活写照。 或许是为了在书中寻找答案,也或许就...

  • 速读,让读书不再中断

    这段时间一直在看书,虽然说看完的书有那么几本,但没有看完,只翻了几页的书也是不在少数的。比如我一直看想却没能看完的...

  • 读书让我不再尖锐

    以前,我是火药桶,一点就炸,或者说不用点就会自燃,炸伤了自己也灼伤了别人。 后来,我开始接触阅读,慢慢的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握这两点,让读书不再低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cm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