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峰过境,天空放晴。
坐于车上,亲眼看见浑浊的水淹没了周围一片片低洼的地方,亲眼看见属于当地段沅江的水位上涨,似乎距离岸边不遥远,约莫几十厘米左右。
其实常居江边,每年汛期都会见到这样的景象,倒也不觉得稀奇。只是打心底里希望水位不再继续上涨,一切都可以安好,这就是最大的幸运。
南涝北旱;北涝南旱。
这两条气候变化规律真是常年不变。他们交替出现,好像是想要争个高低一样,有些年份凶猛如虎,有些年份却又安静如兔。当你翻阅历史,就可以更具体地见到他们以各种形态为自己发声,以及见到与他们交汇的各种生命,听到关于这些生命与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像洞庭湖水位上升,在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有一群麋鹿正努力向着工作人员曾经搭建的安全驿站游去……
有人发出好奇提问:
它们真的能找到安全驿站吗?
就是,那零食呢,救济物品呢?不发么?
从评论中看,部分人认为这些动物不具备如同我们一样的思想。要是都这么想,就有点认知禁锢了。实际遇到灾难的时候,其他动物的反应远比我们更快,所以我们根本不需要操心什么。但也要对真正需要提供帮助的动物,给予一定的支援。否则,就太过冷血了。
像洪水中屹立不倒的古建筑,比如岳阳市靠近洞庭湖的老城楼,抵挡了大部分的水进入城区;比如益阳市内的斗魁塔,沅江市内的凌云塔,两座古塔,于奔流急速的洪水中依旧傲骨挺立。斗魁塔塔岭二百七十七年,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而凌云塔塔龄二百三十一年,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八年。
类似这样的老建筑,它们在洪峰中顽固坚守了很多很多年,所以足以证明老祖宗的智慧是无穷的,而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借鉴创新很重要。
如果你的家乡也有这样的建筑,真的需要好好珍惜,因为它们是不可多得的存在,同时也要把保护落到实处才行,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才能继续发扬光大。
行于中途,偶然看见一朵摆出招手姿势的可爱云朵,便努力进行抓拍。它就像个几字形状一样,看起来很有萌宠的感觉,很想牵着它走几圈。不由得想,也许多年以前,它就在洪峰后出现过呢?也许此时此刻,它曾被别人所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