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乾孤独地坐在办公桌前,带着耳机,但是心却飘在半空里,他看一会书,就要在手机里翻腾一圈,看看朋友圈,再看看购物网站。他对购物似乎有了有种近乎偏执的恶习,甚至不亚于毒品,每天他都要买点东西,有用的没用的就一股脑地买来,当然还都是些价格不高的破烂货,经验告诉他后面少不了一场与买家的争执,但是郑乾好像着魔了一样停不下来,必须要买点东西,前几天买了点牛奶,牛奶还够一星期的呢,面包一狠心买了两箱,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儿,固定眼镜的项圈,擦眼镜的小夹子还有缝补羽绒服的衣服贴,郑乾觉得自己过分了该收手了,却总也能发现新的购物需求,可见,无论在什么购买力的情况下,总也能挖掘到需求,不是经济环境差,你挣不来钱是你对需求的挖掘还不够。郑乾不敢数这两个月来了多少快递,两三百就是有的吧,郑乾只是有个大略的数字,这数字他不忍心继续去核算,每样东西的钱都不多,但是数量摆在哪里,分开看似乎没有什么,但是聚拢起来却也是一笔客观的消费。
郑乾在去食堂的路上就在嘴里念叨着,不能再买买了,要把自己购买的频度下降回到每周一次,再到每月一次,他给自己定了目标。至少今天不再买了。他还给自己的行动编了口号,嘴里还念叨着,很得意,口号是这样的:
非必要不买,必要考虑买。
一是断了买的念头,不必要的东西就不买了,除了吃穿住行等必须的花费,必要的东西也需要经过道德底线的审查,考虑是不是必须要买,可买可不买就不必要。郑乾对口号很满意,这要放在之前的工作环境中,一定就被打印成册子,或者印在小礼品袋上,发放出去了,口号起的响亮,才能秀起来。
郑乾这么念叨着,可是到了晚上,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他是在往柜子里掏饭盒的时候发现,装面包和牛奶的纸盒子空了一层,心底的购买欲就腾地一下钻到脑子里不出来了,郑乾就狠狠心把心心念念的口号丢到九霄云外去了,开始了兴冲冲地比价和选购,买东西真是一件消磨时间的利器,尤其是心里念叨着,自己不停地从一个商品跳到另一个,用计算器计算着,把度量衡都统一起来,求个单价,选中了价格最低,评价最好的,就算达成了任务,好像一件大事就落地了,那欲望也就带着青烟从脑袋飘出去,笼在挣钱脑袋旁边,编制起收货的梦境。
郑乾从梦境中回过味来,才发现今天已经几乎过去了,这周也过去了一半,而下周还有紧张的课程等待着他,郑乾就开始焦躁地把书摊在面前,从一堆杂物堆里捡出铅笔,开始继续自己的备课,他的心仍然左跳右跳地鼓动着他,再看看运动手表,跑步不得需要专业的手表吗,你看看自己带着的120块钱的手环,既不能指定跑步计划,也不能提醒跑步心率,一点不专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郑乾深谙这道理。趁着喝水的功夫,手机又抓在手里了,开始搜索着各种测评和攻略,然后穿梭在京东、淘宝、拼多多到处比价,价格首先泼了他一盆冷水,便宜的看不上,专业的太贵,郑乾心里就想百爪在挠,他的眼圈就发红了,又想着了魔一样,疯狂地点啊,搜啊,找优惠券啊,折腾半天也只能省下几十块钱,郑乾就有些颓然地坐在明晃晃地屏幕前,没钱才做选择,有钱谁做选择。郑乾就开始埋怨自己挣得少了,果然还是物质能让自己高傲的头低下来。
郑乾甚至冲动地一闭眼去买了算了,不就是千把块钱吗,享乐第一,自己一定要对自己好一些。这个理由充分地让他把手表加进了购物,鼠标就要点付款的时候,他就犹豫了,理智的自我又把他勒住了,这毕竟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上次老婆让他买添可的扫地机和手表差不多的钱,他都没松口,自己创造出来的口号就在脑袋里飘出来,非必要不买,必要考虑买。想想自己的手环搭配上APP也还能用,该有的数据都有,再说自己能跑多久,他还没多少信心呢,郑乾就被泼了水一样,心里就湿漉漉地冷下来,把网站关上了,他退了一步跟自己妥协,先跑100公里再奖励自己一台手表,当然自己的生日也快了,如果有人送自己一块就太好了,一股子阿Q精神的幻想就把挣钱妥上了云端,他看看自己的跑步数据,已经跑了20公里,还有80公里,每天跑4公里,也就有20多天,再加上中间休息,也就再有一个月差不多就能奖励自己了。
郑乾给自己画了一张饼,有时候就不得不这样给自己一个若有若无的幻想,才能坚持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