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杉
1、
最近,因为写作的原因,认识了一些人,关注了一些人,都是对写作执着而坚持的朋友。
很多朋友对写作痴迷而执着,日更180天,日更600天。听到这些数字的时候,我常常感慨:好有毅力!
我自己写作初始,也决定日更一篇,还是去除周六日的。但是,仅仅坚持了一个月就放弃了,一来是因为日更的频率,不断的输出,很容易导致了大脑存储很快用尽,文章越写越差;二来,也是最重要的,写作这个事儿,让我不快乐了。
仿佛见到的每一朵花,读到的每一本书,与朋友的每一次交谈,都是为了积累写作素材,于是,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功利。读书,不再是享受字里行间的美,而是急急的去寻找书中一些对写作有益的论据,便弃之一边。与老友的见面,不再是全情的互诉心情,而是留了一半的脑力,想着哪些话语可以用在写作中。
这样的感觉,我不喜欢。
写作该是随心而欲的自然倾吐,而不是本末倒置,为写而写的文字,总觉得不真诚,对不起读者。
纠结良久,决定将每日一更的频率改成每周两到三更,这样改过,可以读喜欢的书,可以不带目的的见喜欢的人,感觉舒服多了。写作变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不是一种任务。
2、
有朋友约我加入一些打卡群,诸如21天写作,100天写作,我都拒绝了。不是怕自己坚持不下来,而不是怕被某个数字绑架,忘了当初坚持的理由。当某天,你发现自己思路枯竭,写作质量一天天下降的时候,你该做的是停下来,去感受山水,去见一些人,听一些故事,去读一些好书,而不是执着于100天的数字。
换句话说,21天也好,100天也罢,本意是让人形成一种习惯,而不是用数字感动自己。一个好习惯,若能陪伴一生,中间停几天,又何妨?反而看着很多朋友,在耗尽了力气,完成了打卡,感动了自己以后,便将辛苦培养的习惯丢弃,实在可惜。如果结果如此,坚持100天又有什么意义?
我们常常容易走在事情的两端,不是拖延不努力,便是拼过了头,违背了自然规律。
冯唐曾坚持了很多年苦修式的工作节奏,一周工作80小时,一年飞行10万公里。给自己请的助理,在上班第一天,看了他的工作强度后,便辞职了,觉得应付不来。
可是在10年修炼之后,他说:“人到了一定阶段,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太使劲,反而适得其反。就像红酒和茶在自然发酵的过程中,太多的人为干扰,往往会有问题,还不如交给天地,顺其自然。”
他描述自己的写作状态,说:
“我就尽量把身心打开,忘掉过去的技巧,用现在这样一个身心状态,接受这个世间扔进我湖里的各种大大小小的石头,痛苦也好,欢乐也好,就扔过来,要有感触,就记下来,如果没有,也不硬逼着自己去写。我发现用这样的心态,很多感触更生动。”
3、
不仅写作如此,世事皆如此。一件事情,要靠意志力坚持,总是难以长久的,弄不好,还会在无谓的坚持中,消磨掉了当初的兴趣。
有记者在采访万科总裁郁亮时问道:“您登山、跑马拉松、减肥,付出了个人的努力,请问如何提高意志力?” 郁亮说:“意志力是最靠不住的。我们是人,要用兴趣去吸引自己。我练马拉松、登山之后,身轻如燕,还交了很多山友、马友,带着兴趣去学,才能学到真东西。”
读《自控力》一书的时候发现,意志力这个东西,还真不是无限量供应,挤一挤就能有的。
书中谈到,神经科学家发现,每次使用意志力之后,大脑的自控力系统活跃程度就会降低。正如疲惫的双腿会放弃跑动一样,你的大脑也会罢工。和压力的道理一样,如果我们长期地、不间断地自控,就很有可能遇上麻烦。
从压力和自控力中恢复的最佳途径就是放松。放松,即便只放松几分钟,都能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舒缓交感神经系统,从而提高心率变异度。意志力的肌肉模式告诉我们,自控力从早上到晚上会逐渐减弱。
但这并不是说,你可以不努力,一切随心而欲。研究表明,有规律有意识地训练意志力能让我们的意志力增强。如果我们试图通过成为“意志力宅男宅女”来保存能量,就会失去自己本来拥有的力量。但如果我们想每天都跑“意志力马拉松”,又会把自己搞垮。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像聪明的运动员那样去训练,既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提升我们的极限,亦能在虚弱的时候,学会休息和放松自己,以便更好地出发。
最最重要的,不管你怎么努力,别忘了当初努力的理由,别让意志力毁了当初的满腔热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