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细雨迷蒙,静静地坐在桌前,随性地翻几页书,忽而想起宋代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一词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在众多关于雨的词中,我唯爱此篇,虽然这雨最后亦与悲愁相关联,但却将人生不同阶段的不同境遇描绘其中。
少年不知愁滋味,听雨亦是在欢歌笑语中,这雨里是无谓的青春呀,是欢快地蹦跳着的雨点,跨越千年,多像我们的年轻模样呀!无所畏惧,晴雨皆欢喜。
人到中年,词人背井离乡,饱经战乱,听雨满是离愁。当然,我们要幸运很多,生活在和平安宁的中华大地,但又何其相似呀!为了生活,又有多少人远离故土,这雨又牵动了多少游子的心,这雨亦是乡愁。
人到暮年,鬓发斑白,此刻的听雨,词人早已无所谓悲欢离合,就随这雨滴吧,波澜不惊,心如止水。读到此处,我也曾想,到了暮年时刻,我们会不会如此呢?当然,我更希望,我们能平安健康,能有一人陪我们白首到老,能携手爱人,并肩立窗前,感受到的是雨之欢悦。
同是听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际遇,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愿每一段的听雨,都让我们更喜欢当下时刻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