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大了,媳妇娶进门来,分家的念头就在老小两对夫妻心里蠢蠢欲动了。为人父母,希望通过分家,让小两口早点自强自立,勤俭持家,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也给弟妹们树一个好榜样,让全家看到奔头——没分家,心理上就是长不大,对父母总有一种依赖。为人子女,希望通过分家,给父母减轻压力和负担,有更多精力培育年幼的弟妹;当然也有把大家庭看作包袱的,希望自立门户后,凭借自己年富力强,早点勤劳致富奔小康。
分家是新婚夫妻成家立业的里程碑。分了家,才标志着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属于自己的家;分了家,才真正懂得持家顾家,当家作主,知道每一颗粮食都来之不易,每一分钱都挣得不容易,买东西时才会与人讨价还价;富也好,贫亦罢,分了家就都与父母无关,与自己息息相关了。但分家有和和气气分的,也有吵吵闹闹分的。无论是和气,还是吵闹,分家无一例外都要请长辈来主持大事,一是证明和协调财产归属,二是在争执不下时,做出令人信服的仲裁。
和和气气地分家,先由父母和新婚夫妻协商,再选一个黄道吉日,把家分了,把散伙饭吃了。吵吵闹闹地分家的,原因都是由于婆媳意见不一,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撕破脸皮,婆婆大骂出口,小媳妇一气之下,回了娘家,倾诉委屈。几天后,新郎前去迎接,娘家就以分家单独过为条件,不答应分家,新娘就不松口回去。新郎只得答应,回家向父母提出分家,甚至不惜吵闹。这种情况下分家,择日就不如撞日,在新娘子回家三五天后就快刀斩乱麻,把家给分了。
分家主要是分财产。财产有房子、稻谷、家具、土地、果树等,甚至小到锅碗瓢盆。男人对家里情况熟悉,一般都是男人说,女人补充。女人找出一张小纸片,一支铅笔,趴在床上,男人说一项,女人记一项。如果男人说漏了什么,而女人心里明白,那男人就惨了。女人有的是办法让男人难受,特别是夫妻俩在床上的时候。可无论女人怎样精明,父母有多少钱,小夫妻是无法知道的,只得任由父母分配。这个方面不便计较太多,因为弟弟妹妹还要读书花钱,刚给自己操办婚事也花了不少钱。
房子嘛,因为是新婚夫妇,父母顺水推舟,新房就归新婚夫妻了——新房往往是家里最好的。家里房子多,除了新房还可分得一间其他房屋,用来存放家具等财产。土地按人头分成若干块,由于新婚夫妻才成家立业,家底薄,就由新人挑。新娘子贤惠的,挑贫瘠的,离家远一点,以示对公婆的关爱。新娘子自私一点的,挑肥沃的,离家近的,根本不顾父母感受。稻谷论斤两,晚稻米多少,早稻米多少,先称总数,再除以人头数乘以二,就是新婚夫妻分到的粮食了。果树也由新人选。
当然,父母处处留情照顾,新人也不能太自私自利。整个过程,大家心知肚明,各有谦让,尽管表面上是男人作主,但谁都明白实际操纵的还是婆婆和小媳妇。男人只是傀儡,选好选差,都是小媳妇的主意,夫妻俩前一天晚上在被窝里就商量好了。如果新郎临时改变主意,没有按照小媳妇的意思做,那可就麻烦了,有得受了——连续好长一段时间都可能要面对新娘的横眉冷对,晚上碰都不让碰一下,这种日子真不好过,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
如果小媳妇斤斤计较,以后在村里就落了一个坏名声。家具名义上是由新人挑,其实新人用不着分家具。为啥?新娘嫁过来,按农村的规矩,嫁妆主要就是家具,而且一应俱全,全新的,怎么还好意思向父母要呢——新娘的嫁妆是从娘家带过来的,是不会用来分的。
当然,手心手背都是肉,父母哪有让新婚夫妻吃亏的呢?即使有,也是为了弟弟妹妹。分家之后,父母和新人都是大松一口气,做几个好菜,打几斤酒,与主持分家的长辈一起吃个散伙饭。第二天,太阳升起来,大家眼睛睁开,就要各生各的灶火,各过各的日子了。散伙饭上,聪明的新娘尽量挤出几滴眼泪,说上一些实在不愿分家,只是不想拖累父母才不得不分的客套话来——好像分家不是她的主意。男人低着头,做错事一样,灰头土脸,成了照镜子的猪八戒——里外不是人。分家后,小夫妻一天天成熟起来,勤劳起来,节俭起来,学会了勤俭持家。由于年轻力壮,头脑又灵活,没有什么负担,小日子就像地里的芝麻开花,一天比一天红火,一天比一天幸福美满。
为人子女时,一些懒惰习性随着分家后成为一家之主,随着咿呀学语的小孩的出现,被渐渐抛弃,开始了真正的当家作主过日子,也慢慢懂得了“养儿方知父母恩”,对分家时的计较生出一些真心实意的愧疚来,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用孝来弥补,也希望为父母分担一点——农村有很多弟妹读书,都是分了家的哥哥嫂嫂来承担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