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名臣曾国藩曾为江西省奉新九天阁题写了一幅对联: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得空闲之光阴。
我觉得,此联仿佛就是对户外活动爱好者业余生活的高度概括。因为我们喜欢争分夺秒地利用宝贵的周末休息时间,自找苦吃地去参加一些自虐的户外活动。
当轻骑兵群组织钟鼎寺骑行活动时,我便踊跃报名了,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为三年前那次骑行钟鼎寺半途而废、功败垂成去“补课”。
2012年10月26日早上8点钟,铅云密布,薄雾轻露,我们从恒大建材城路口出发了。
在广阔平原道路上狂奔路的时候,除了两次等待收拢队伍和有骑友两次爆胎之后补胎的间隙,基本上就没有长时间的休息。
我们骑行来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蓥华镇,这里便是15公里长上坡的蓥钟路(蓥华镇至钟鼎寺)的起点。
深秋时节的蓥华山,草枯木黄,溪流涓涟,透露出一股清新却也清凉的大山气息。
骑过双拱桥后,坡度更陡更长了。
记得2009年那次骑行到这个大长坡的地方,扫尾的队伍中有一个骑友开始叫苦,另外两位骑友接着叫累,都想打退堂鼓,三心二意的我也就当了一回应声虫跟着撤退了。
气可鼓而不可泄, 在户外活动中的关键时刻尤其如此。
今天,我又骑行到此,虽然是头上汗流涔涔,口中气喘吁吁,腰部隐隐作痛,腿杆酸酸无力,但我心中却只抱着一个“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念头:哪怕多歇一会儿,也绝不推车上顶,更不能像上一次那样半途而废啊!
超级牛人@钟钟凭借青春澎湃的硬实力,脚踏无变速小轮自行车就像哪吒脚踩左右二轮生风喷火的风火轮一样,率先蹬上了山顶。其他骑友也紧跟其后蹬上了海拔高度不足2000米的山顶。
蓥华山,古称章山,最高海拔3900米,最低海拔871米;其间的著名景区共分蓥华山钟鼎寺和麻柳坪神瀑沟两个片区。
钟鼎寺,原名中顶寺,始建于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7)。所谓“中顶”是指其所处位置是蓥华山区朝山路线之中心点;又因寺庙建成后曾铸铜钟一口,其形如鼎,故而中顶寺又称钟鼎寺。
曾几何时,钟在寺里,声在外边的钟鼎寺周围曾是成都、德阳、绵阳等地的人们夏季避暑的一个好去处,我们来往甚密的几家好友家庭是钟鼎寺的常客。当时的钟鼎寺只是一个只有几间土墙瓦房,几个居士负责打理的小寺庙。经过十余年的善款募集,逐渐扩建至一定规模,也有了住持和尚。
那曾料想,突发的汶川大地震又将其毁于一旦。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和尚与居士也尽作鸟兽散。
我站在目不忍睹的寺庙台阶上,不禁有感而发:
古寺今又来,
彼僧安在哉?
唯见断垣处,
野花迎风开。
全体骑友合影留念。
大家稍事休息后就从后山开始长下坡了。凉飕飕的过耳山风呼呼作响掩盖了漫山遍野发出的阵阵松涛声,人车合体就像鲲鹏展翅飞翔一样的感觉真爽。
我新买的头盔不再像以前那个旧头盔随时随地都在头上腾挪移位,新安装的轻松而且灵敏的BB7刹车系统也不再像以前的旧刹车那样死硬而且不灵让人提心吊胆,因此,我试着敞放了一段坡路,最高时速达50多码。但很快我就减了速并告诫自己:永远不要染上飚车一族的“速度毒瘾”啊!
骑行来到因512汶川大地震而异地迁建的红白镇上,已快下午3点钟了。在一家小餐馆里,大家才吃上一顿巴适的午饭。
返程的骑行速度比上午骑行的骑行速度更快,均速一直保持在25码左右。在但氏豆腐店因有个别骑友需要带货而短暂停留休息了一阵子。
西边的微弱神火渐渐泯灭,我们回到了德阳市区。全天共耗时11个半小时、来回骑行共140公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