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正式走进贝思进入教学状态的第36天,又一位宝贝来到了我的课堂。
那时我们正在做英语常规朗读。你可以想象一个老师带着七八个孩子在一个教室手舞足蹈,做着各种夸张表情和动作。这个宝贝立马就被吸引了,很快,他也跟着我们动起来!
跟其他宝贝一样,写完作业,完成巩固后,孩子们又舍不得离开。
我们坚持,尽量给予孩子们以引导,让孩子们去观察发现到这些学科知识里的奥妙,而不是直接给予孩子取得高分的“公式”。在这个过程的开始,孩子们会感觉比较吃力、排斥,有些孩子甚至会直接对我说:“老师你直接告诉我们是要怎么做不就得了么?”而往往在历经这段“困难期”之后,我发现我的孩子们开始乐于向大家分享他的“发现”。“老师我告诉你,我发现了一个秘密……”而他们许多奇思妙想也确实给了我惊喜。
“不学礼,无以立”,我一直以为人的道德礼仪行为规范是人在这个社会上的基本立脚点。所以我非常重视孩子平常价值观及行为习惯的培养。基于这个立脚点之上,我们的孩子进行学科等知识竞争。
“若要培养孩子将来的竞争力,要从独立思考的能力开始培养”。尚平老师的教学理念我很认同。
家长们把孩子送入补习班往往崇尚于取得更好的分数,而补习班的老师也确实往往比家长更熟悉学科知识的重点内容,于是分数成了评估老师教学水平的有力标杆。
事实上“给公式”、“套解法”不论是对于老师还是对于学生,也的确是最快获得高分的捷径。
确实,如果不按“公式”进行教学,老师其实是比较累的。因为理解这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因人而异的存在。将对事物看法、学科知识看法的理解成果从老师大脑传达到学生大脑,直至学生理解,老师需要事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所采取的引导方式及说明方式都要贴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其中的难度和挑战都比较高。
大环境的公式教学让我们更多的关注与分数,在高分的背后,有多少孩子还愿意去探究这些“为什么”,这不得不令我感到忧心。
作为教育者,“舍近求远”,绕个路,不仅仅依照“公式”进行教学,而是尝试去做引导者,甚至开拓者,而非解题方式的复制者。在这样长期的教学引导下,孩子们所掌握的知识点来源于自己发现,学习变成了一个不断挖掘新事物的过程,这该是个多么有趣的过程!并且,长此以往,当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自我独立思考,那么以后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他们会不会更加主动积极地开动自己的小脑袋瓜子去思考?天知道未来他们会发现什么让你意想不到的东西!
我很期待。
——2016年3月28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