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第四章

论语第四章

作者: 迷途書僮 | 来源:发表于2018-09-26 17:15 被阅读0次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说说曾子。

1. 孔子晚年的弟子。早期地位不高,后来地位被抬高至仅在颜回一人之下。

2. 出生贵族。曾国后人。

3.著有《大学》《孝敬》等

4. 子思的老师,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是孟子的老师。

5. 二十四孝人物之一。

曾子为何日省其身?

求仁。修身正心以达到仁的境界。

为何是这三样?

第一样说的是君臣。

第二样说的是朋友。

第三样说的是师徒。

其实这三样是三纲。

三纲不是君臣,父子,夫妇吗?

是的。

类似的还有五伦。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五伦是孟子提出的,也许之前就已经有这样的概念,只是孟子记录了下来。

五伦中兄弟可以归入君臣,朋友可以归入夫妇,而曾子日省其身中的师徒可以归入父子。

先说说三纲。在近代三纲被带上了封建迷信的帽子。然而古人而言,这是个哲学命题。三纲就是事物之间的三种最基本的关系。如同康德提出的三种关系的命题。

1. 类别关系或称群属关系 categorical (inherence and subsistence)

2. 假定关系或称因果关系 hypothetical (causality and dependence)

3. 伴随关系或称互惠关系 disjunctive (community)

1. 父子之间是类别关系。父在子先,天定,没法改变的关系。鸡生鸡,狗生狗。父子关系与时间有关,父为天,立天之道就是时间。父子之间说的是基因的继承,古人不说基因说血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子之间继承的是样貌,师徒之间继承的是心志。这种关系是有天定的。

2. 君臣之间是假定关系。君臣在位而言,谁得位谁就是君。君子小人都是君的儿子,君子是未来之君,小人是未来之臣。君臣关系与位有关,即与空间有关,即古人说立地之道。君施臣受,发命令的是君,执行命令的是臣。一个组织内的首领就是君,其他成员就是臣。君臣以前就是兄弟,君子即位后就成了君臣。周武王和周公都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当了新王,而周公当了臣。所以说兄弟关系,归根到底说的是君臣。兄弟之间是基因的竞争。这种假定关系是由地定的。在其国为其臣,在这家公司工作就要听这个领导的,不想干就换地方。

3. 夫妇之间是伴随关系。基因的传递需要阴阳交合,对古人而言就是血脉相融。夫妇不同血,如同朋友不同血。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夫妇建立家庭就是在一个屋子里生活,朋友也是一样,在一个门派中修道。这种伴随关系是人为可以选择的,也就是人定的。

古人为什么说三纲而不是四纲五纲?康德为什么有三种最基本的关系?

因为三纲对应天地人三才之道。多不了,也少不了。

立天之道是时间,立地之道是空间,立人之道是意识。

说这么多,只想找出曾子日省其身为何有三样,又为何是这三样。

儒门为何求仁?

至仁者,圣也。

求仁是为了通圣。

圣对君而言,贤对臣而言。

圣繁体聖,王字上面一个耳一个口,君王就是闻和问。君子动口不动手。动手干活留给臣。贤的繁体賢,贝字上面一个臣一个手。

儒门是大学,大学就是大人之学,就是管理学。

儒门说内圣外王。

圣是心内认知万物,就是明明德;

王是身外教化万民,就是辛民。

论语不是讲仁吗?

曾子怎么说起“忠,信,习”来?

论语首篇作为总论,有子说孝悌,曾子说忠信。

孝说的是仁,仁有两端,孝和敬。敬就是悌。

忠说的是义,义有两端,忠和顺。顺就是信。

仁义其实是心的两端,是内外公私之间的取舍。

仁是事亲,义是事君。

自古忠孝两难全,顾得国顾不了家。

人不能只有仁心,没有义心。

人需要在仁心和义心之间取得平衡。

如何取得平衡?

仁在内,义在外。

仁义之间的取舍就像画一个圈,圈内是仁,圈外是义,仁义之间的取舍平衡,关键在于把圈圈画多大。

战士怕牺牲,是顾及上有老下有下,念及家小。

战士不畏牺牲,那是以国为家,以国人为家人。

战士不想战斗,那是以天下为家,以天下万民为家人。

都是仁义,只是仁义之间的界定不同。

儒家指定了一套公私之间的标准,即天地人三公。

以家为公,以国为公,以天下为公。

论语只说仁,到了孟子才把仁义并称。

其实孔子说的仁是统称。

按朱熹的比喻,说仁就像说春,说仁义就像说春秋。其实都是说四时。

统而言之,春代表春的整个终始;分而言之,春是春之始,秋是春之终。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论语新解》里仁篇二则

    《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章,是论语核心思想“仁”的重点阐述,在《论语》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阐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

  • 《论语》里仁篇总述

    《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章,是论语核心思想“仁”的重点阐述,在《论语》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阐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

  • 《论语》日日谈 第123期

    《论语》日日谈 第123期 本章为《论语》:子罕篇第九篇第四章 【原文】 子绝四.毋意①,毋必②,毋固,毋我④。 ...

  • 《论语》日日谈 第84期

    《论语》日日谈 第84期 本章为《论语》:述而篇第七篇第四章 【原文】 子之燕居①,申申如也②,夭夭如也③。 【注...

  • 个人修养(三)为人处世,哪些坏习惯一定要戒除?

    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今天我们讲《论语》《子罕》篇第四章,“毋意,毋必,毋固,毋...

  • 《论语解悟》为政 第三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为政 第一、二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为政 第四章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 《论语》日日谈 第58期

    《论语》日日谈 第58期 本章为《论语》:雍也篇第六篇第四章 【原文】 子华使于齐①,冉子为其母请粟②,子曰:“与...

  • 《论语》日日谈 第106期

    《论语》日日谈 第106期 本章为《论语》:泰伯篇第八篇第四章 【原文】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①。曾子言曰.“鸟之...

  • 《论语解悟》为政 第五、六、七、八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为政 第四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为政 第九、十章 [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

  • 3《论语》与职场小白成长记

    第四章 我是谁? 经过第三章的孔子亲致欢迎辞,小白觉得《论语》亲切多了。 以前认为《论语》干冷生瑟,原来是因为理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第四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fj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