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篇总述

作者: 林夕1林夕秋阳 | 来源:发表于2019-03-23 22:51 被阅读39次

《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章,是论语核心思想“仁”的重点阐述,在《论语》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阐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范围,如何去做一个有仁德的人,君子与小人之别,都是围绕“仁”这一是非辨别标准进行的。

“仁”,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实施起来任重而道远。

仁其实是儒家以及《论语》的中心思想。《论语》谈到仁的内涵,在《学而篇》的第二章,有子曾经提过,“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强调,孝悌是实践仁的根本,也是实践仁的入手处。第三章,孔子提醒我们,“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令色,其实是远离仁德的。第六章孔子又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作为一个学习者,最重要的除了孝悌、谨信以及爱众这样的美德之外,这些美德的学习都要归结到亲近仁德,亲近一个仁者,也就是要亲近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仁者、一个老师。《为政篇》虽然没有谈到仁这个字,可是《为政篇》主要是在谈为政以德,所以整个《为政篇》其实就是仁的一个实践,以及透由实践之后产生的一种外在辐射的影响力,所以《为政》其实也是以仁为中心开展出来的。《八佾篇》里面第三章,孔子提醒我们,“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也就是说,礼乐的核心思想在于仁,仁外在的表现就是礼乐,所以礼乐跟仁之间有一种外显跟内在核心的紧密关系,可是根本还是在于仁心。

那《里仁篇》所谈的仁又是怎么样的内涵呢?前面七章都是直接谈仁,指出仁如何去实践,或者实践仁的各种面向。《学而篇》、《为政》跟《八佾篇》,重点也都在谈仁的实践。也就是说,孔子在引导我们学习仁这样的一个德性的时候,他的重点不是在对仁下定义,而是殷殷教诲,善巧地引导我们怎么样把仁实践出来。这个实践,就是透过日常生活的对境,怎么样在各个面向,让仁贴近我们的生命,让仁可以饶益我们的心灵、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

《论语》里仁篇总述

相关文章

  • 《论语》里仁篇总述

    《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章,是论语核心思想“仁”的重点阐述,在《论语》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阐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

  • 阅读分享|一起读经典——《论语》7.30∽7.31day95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 今人半部《论语》修自身 《述而篇》——述而第七 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

  • 2022-03-02

    2022年3月2日读《论语•述而篇》 【原文】 7.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7.31:陈司败...

  • 读《论语》第七章:述而篇〈7.30〉

    读《论语》第七章:述而篇〈7.30〉 衣者郭郭 【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①孔子...

  • 孔子人生的进与退——论语贯通110

    今天我们进入论语第7篇《述而》篇的讨论。第5篇《公冶长》是对第1篇《学而》、第4篇《里仁》的发挥,讲的是人的修养与...

  • 半部论语治天下

    读《述而》篇,【半步论语治天下】所言不虚,读《述而》深有体会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教会我,如果你想要的就是做一个...

  • 《拼图解论语》圣贤论“六言六蔽”15-触手可及

    《论语》原【第07述而篇第30则】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杨伯峻译文】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

  • 岁月‖《论语》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逍遥玄出品,《论语》解读。 本文开始品读论语第七篇“述而篇”。 在上文品读了“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https...

  • 细读论语总目录

    细读论语卷一(学而、为政) 细读论语卷二(八佾、里仁) 细读论语卷三(公冶长、雍也) 细读论语卷四(述而、泰伯) ...

  • 做一个好人很难吗?《论语》人生第二季11

    《论语.述而篇》第三十章: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解析: 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里仁篇总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cne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