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理解有差距

理解有差距

作者: 顿悟而立且行且珍惜 | 来源:发表于2022-10-13 21:31 被阅读0次

“三人成虎”这个成语让我们见识了一句话经过N次传传递之后就会面目全非。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我们,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年龄、性别、职业等),不同立场的人可能解读出万千不同来。

脑科学告诉我们男性和女性的脑结构不同。男士的两个大脑半球各自独立,他们看待人、事,作出判断时理智多一些,喜欢就事论事;而女子则是理智脑与感情脑经常相互交叉,容易感情用事。

抛开这些容易导致分歧的要素都不说,生活中、工作里还会出现其他乍一看啼笑皆非,深思却蕴含深意的小故事。

一张照片的不同解读

在“君王”老师的公众号里看到了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感慨于故事的常见,折服于王君老师的哲学深思且随时、随手记录——

就这样两辆车的图片发出来后,不知道各位看到之后会有何感想?

炫酷派——炫耀自己的车?炫耀自己的车技?

浪漫派——瞧俺的车跟师傅的车挨得这么近,别人就没这份殊荣(这里还得解释一下背景:两辆车的车主有师徒情分)。

事实的真相是:a车的车主特别恼怒,于B车为啥每次停的时候离得这么近,害得连驾驶室都打不开。恼怒之下,就往群里发图片,一次不行,两次不行,三四次……

结果呢,竟然生出了这样多的别样话解读。

终于在又一次不得不从副驾爬进去开车,才不至于耽误上班之后,王君老师直接@了B车车主——有徒弟情分的一位妹妹,开门见山的解释。

这才揭开了照片的乌龙事件之真相。

所以王君老师精辟总结说,面对同样的一张照片,男子惜墨如金,女子一筹莫展。

事情摊开说之后,双方的误会才烟消云散:

a车埋怨B车每次停得太近,却不知道B车停的时候因为旁边有一消防栓需避让,不得不稍微靠右停。

B车车主以为连车靠得这么近,说明师徒感情更深厚。

旁观者会以为这是在炫车技。

……

果然是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果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

聪慧又有一颗玲珑剔透心的王君老师没有停留到这里,而是继续往深处思考: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得多难啊!同为成人,男人与女人之间行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就如此不同。那大人和孩子呢?女性大人和男性小孩儿呢?

……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绝对无小事,孩子们的教育更是无小事,唯有深思、慎重,才能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

不想不要紧,一想吓一跳。我是个班主任呢,我不知道自己,是否也自以为是地抛过多少“图片”给学生,并且也早早自我假定他们都看明白了,理解了,接受了。

这就是敬业又善于自我反思的王君老师,而这也是我这么几年一直追她的公众号且获益良多的地方。

窗台没擦干净

还有一则小故事,也是在教育现场中经常遇到的。晒出这则故事的是另外一位教育界大咖钟杰老师。

她进教室时看到外面窗台上有一小坨垃圾(老鼠屎)没处理干净。第一时间叫出当日负责的值日生指出给孩子看…

事情到这里往往会出现不同处理方式。

有的孩子第一反应是推诿,说是前一天值日生未擦干净(这种情况比较常见);有的孩子会二话不说先“整改”再跟老师说明原因(能这样处理的孩子情商绝非常人可以比拟)……

一般的班主任可能就会简单粗暴批评指责,要么一从大道理说的孩子昏昏欲睡、只翻白眼儿,于事情的解决,毫无意义……

且看钟杰老师如何处理——

行动才是挽救失误的最佳策略!

钟杰没有“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而是语气温和而坚定地指挥道:马上,立即,拿起抹布去卫生间打湿,然后回来擦洗干净,完成任务后记得用消毒凝液把手搓洗一遍。

那孩子倒也没与老师争论,只是怏怏不乐地照吩咐取了抹布湿了水将平台擦拭干净了。然后洗了手,回到教室继续早读。

老师既没有批评,也没有讲道理,而是教会孩子即刻行动,拒绝找借口,拒绝拖延。

事情就这样翻篇儿了吗,不是,钟杰老师过人之处就体现在这里——能敏锐捕捉到教育场景中的时时处处出现的育人契机。

正式上课前,及时将这个小插曲分享给大家,还特别说明没有批评那值日生的意思,只是就这件事告诉孩子们今后遇到此类事情该如何应对:

作为一个职场人,当任务没有完成时,无论多么合理的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在上级领导那里都会被视为逃避责任,缺乏担当。

正确的第一反应是应该去拿抹布处理掉这个脏物,而不是辩解。

一辩解就落了下乘,作为孩子的老师,自然理解只是在向老师解释,并非真的是推诿。

但如果在职场里,上级领导就会理解为狡辩推责。在成年人的组织世界里,不负责教导,只负责选择

当然,行动也有高下之分,黑着一张脸,闷头行动是低段位,很容易让人误解当事人的行动是被迫的,表面行动,心中不满。
高段位的行动则是:面带笑容,带着保证完成任务的决心说道,好,老师放心,我马上去处理!

一次小小的垃圾事件就这样消弥于无形,同时又余韵悠长?。

睿智的钟杰老师能抓住这样的教育契机,润物无声式的给予孩子们最佳的教育。

两位老师遇到生活或工作中的小事件,都能发现背后的大哲理、大智慧,既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又是工作上的睿智者。

果然,人的理解力千差万别,处理事情矛盾的能力更是有高下之分。

从两位导师身上学到了不少。学习成长就在身边,时刻、处处都在发生。

相关文章

  • 理解有差距

    “三人成虎”这个成语让我们见识了一句话经过N次传传递之后就会面目全非。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从另外...

  • 差距

    《高手寂寞》里有句话,差距就是差距,不懂就是不懂。 近来越发理解这样的话,你和一个和你有差距的人一起对话,是很累的...

  • 2022-01-15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差距,人格差距,秉性差距,智力差距是巨大的,是不可跨越的鸿沟,不要试图让所有人都理解您,您要找到的...

  • 有差距

    不经意间酒水多了,思维领导不了思路,一片的混沌。人都说李白斗酒诗百篇,我却词连意都达不了了。 不过还是得要仰拜,其...

  • 2022-04-18 装饰器

    Python 装饰器 概念 这个概念本身就相当地难理解。 感觉它的定义和它的名称还是有差距。 1. 首先要理解“装...

  • 即兴比赛20190112

    即兴演讲题目,大家练起来~ 1.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差距的,幸好有差距,不然谁还谈理想!请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

  • 《哪一刻让你真正的体会到了贫富差距?》

    文 幸福娃 至今为止,三个不同的时刻让我对贫富差距有三个不同层面的理解。 1.上初中时,第一次对贫富差距有很肤...

  • 搞搞清楚啥叫“双赢”,咋样才能双赢?

    最近参加课程总是听到老师去说要“双赢”,以前总觉得双赢挺好理解的,但是理解和做到真的有很大的差距。什么是真正...

  • 【精读】《03 观念和沟通》(《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

    认知差距 概念、术语的理解不同就足以造成巨大的认知差距。比如同样一个词“热”,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更别提一些以...

  • 差距

    自从进去社会后,差距两个字越发清晰。社会之中处处有差距,人的思想有差距,人的背景有差距,人的工作有差距。同样的工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解有差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gc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