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意:
孔子说:“人们犯的错误,有着不同类型。所以,观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
认识一个人是怎么样的有着不同的方法,人们通常看相貌来识人,观人神态来识人,通过观察细节来识人,还有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的说法,从一个人的文字或者是写的字来看这个人是什么样的性格。孔子在这里指出了鉴别人才的另一种方法,那就是通过一个人所犯的错误来了解他人。
人无完人,这世上的每个人都不是那么完美的,总有犯错误的时候。通过观察犯错误的类型就可以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时人通过自己的行为举止来掩饰自己的内心,但在犯错误时,往往能暴露出性格上缺陷或者个人的好恶,或者是内心隐藏的黑暗。这些可能是平时自己也察觉不到的本性,聪明的人总是能在错误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而不是一味地隐瞒自己的过错。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生活中人总是不自觉地与理念喜好相合的人在一起,而有的人一看就明白不是一类人也处不到一起去。要知道一个人是不是某一类型的人,其实看一看朋友圈就有个大概的了解。因为人的性格、认知、所处的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的不同,他的交友行事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而他容易犯的错误与这一类型的人容易犯的错误也差不多。所以从这些方面看基本上对人有个大致的判断。
对他人有了基本的判断,在与人相处时就不要试图去触碰那些不良情绪的引发。也可以以此反省自己,看看自己的认知中哪些是错误的,怎么样来避免这些错误,怎么化解不良情绪,最终怎么解决问题。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反省自身,更容易察知问题。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知道了为什么犯错、犯了什么错、犯错后如何解决,才是关键所在。希望每个人在此过程中认识到错误,积极想办法来解决,并以此为鉴,在以后生涯中警醒自己,提醒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