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看哲学类型的书籍,拿在手里两个多月,读得极为艰难,虽然没有完整读完,但借来时仍有深刻印象的观点,读后感可能相对浅显,算是为日后再看时列一个框架基础。
在书的最后几页才提到西西弗神话的故事内容,如果顺着章节开始去看,可能对这本书会产生怀疑。哪有什么神话故事?怎么都是些晦涩难懂的哲学观点?为何看着看着就头昏脑涨,不知与西西弗神话有什么关系?
有些人会带着这些疑问到书里寻找答案,拥有这种阅读习惯的话,大概会饶有兴致地读下去。
回到神话故事,西西弗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人物,由于他触犯了众神,被判罚去推一块巨石上山顶,但是巨石总会因自身的重量一次又一次滚落下去。
诸神认为,最可怕的惩罚,莫过于无用又无望的劳作。
西西弗所面对的这个惩罚的确像极了芸芸众生活着的一世。我们总是在负重前行,那块重复滚落的巨石类似于我们一生中不断遭遇的难关。
神话为我们所描绘的场景是悲壮的,仔细想象:“一副紧绷的身躯,全力推着巨石滚动上山,无数次重复同样的动作;仅仅看到那张抽搐的脸,脸颊紧紧抵着石头,一个肩头扛住沾满泥土的庞然大物,一只脚撑住,双臂再往上掀动……”
“这种长久的奋力,只能用无顶的空间和无底的时间来衡量,终于到达目的地。然而,西西弗却眼睁睁看着,巨石转瞬间又滚落到山下,必须重新推上山顶。于是,他又下山走向平原。”
作者认为,西西弗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次次下山的间歇,仿佛得到了一阵喘息,同他的不幸一样,去而复来,这便是意识活跃的时刻。每逢这种时刻,他离开山顶,渐渐深入神仙的洞府,那形象就高出他的命运,比他的那块巨石更加坚忍而强大。
现实中的工人与西西弗很像,一生中天天劳作,干同样的活,作者说这种命运与推石上山一样的荒诞。
西西弗作为诸神中的无产者,既无能为力又起而反抗,他全面了解他那悲惨的生存境况;他每次下山时,思考的也正是生存境况。这种洞察力既造成他的痛苦,同时也完成了他的胜利。以鄙视的态度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命运。
以上是书中对神话故事的描述以及部分讨论,这恰好对前面章节关于“荒诞”的几个话题内容进行了升华,可能这是将这个神话故事排放在后面的原因。
比如,其中一个荒诞话题就有过相似的观点:“反抗贯穿人生的始末,恢复了生存的伟大。在一个视野开阔的人看来,智力同超越它的现实搏斗的场景,比什么景象都更为壮观。人类自豪的景观是无与伦比的,任何贬损都奈何不得。精神给自己规定的这种戒律、经过千锤百炼的这种意志、这种直面相对,总有某种强大而奇异的东西。”
写到这里,发现哲学书还是得反复去看才能读懂,输出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又加深了理解,通过只言片语分享的只是书中极少一部分。
回到对我印象最深刻的观点。在刚拿到书的那天,刚好与冰姐去了一趟植物园,她忽然又讲了生病那年的煎熬,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我“真不知道当年你爸当年在ICU那一个星期怎么熬过来的,也不知道他又怎么接受了失语和偏瘫的痛苦活下来了?”
“我也不知道”。当时这样如实回应她。
早在好几年前,我就有过类似的疑问。家族里有一位小叔在得了癌症后艰难熬了几年,最后还是离开了年幼的一双女儿和年轻的婶婶。上初中时,奶奶去世前躺在床瘦成皮包骨熬了两三个月。江子曾与我说起他爷爷奶奶过世前忍受病痛折磨的点滴,那时第一次见他因为难过而哽咽。
我不明白,面对明显降低的生命质量,他们到底怎么做到坚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
这本书似乎给出了答案:在人对生命的依恋中,有某种比人世所有苦难更为强大的东西。肉体的判断抵得上精神的判断,而在毁灭面前,人体是要退缩的。我们先养成活在世上的习惯,然后才学会思考的习惯。
读到这个观点后,我才明白原来那是因为肉体给出的判断:要活下去。
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了一个困惑很久的答案是个意外收获。哲学类的书读起来有点费脑,可它能够回答很多人生问题,观点都比较深刻,还是非常值得去读一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