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千年窑火不熄的城市
2023年10月31日 晴
今天是不小心摔跤后的第三天,走起路来觉得腿有点发木,一点也不灵活,另外受伤的地方不能碰触,稍一碰触就觉得好痛,不知道保持什么样的姿态可以更好地恢复,问了问百度,告诉我只要不剧烈运动就可以,有时候就是这样,越是不能出门,就越想出去,想去交逛逛超市,还想到楼下倒下垃圾。人呀,就是这毛病,不禁止的时候什么也觉出不出来,这点小伤原来不止是小伤,更多是一种对自我的限制。这下我才知道,自由原来也是有条件的。
这些天,我一直想写一篇有关景德镇的小文,总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这当然是对景德镇了解的还太少的缘故吧,景德镇生产瓷器始于汉代,从汉到唐,三百多年的岁月,景德镇和瓷器在窖火的温度中向前走着。景德镇的命运或许就因为两位瓷匠人而改变。
那是在最美的大唐,繁华的长安街头,有两位瓷匠人一路风尘,从当时的昌南来到了都城长安,他们带着自己烧制的最美的瓷器,当他们的瓷器摆到长安的街头,立即就轰动了一方,人们纷纷购买。有好事者又把买来的瓷器进献给皇帝,景德镇的瓷器立刻受到了皇家的喜爱,从此,景德镇开始为朝廷生产贡瓷。瓷器和皇家结缘,正是从唐代开始,景德镇的审美体系中开始融入皇家气质,而这里的瓷器从明代开始大规模地输出到世界各地。
公元1712年,当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第一次踏上景德镇的土地时,是这样向他的朋友描述这个东方瓷都的:景德镇处在山丘包围的平原上,有两条河从附近的山岳里流出来汇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公里多长的良港。从外面进港时首先看到各处袅袅上升的火焰和烟气构成的城镇轮廓,到了夜晚,它好像是被火焰包围着的一座巨城。
明代的景德镇是什么样呢?一位叫做陈淯的浮梁知县曾在上书中说:“景德一镇,业陶者在焉,贸陶者在焉,海内受陶之用,殖陶之利,舟车云屯,商贾电骛,五方杂处,百货俱陈,熙熙乎称盛观矣”。
知县提到的舟车云屯之地,有幸在这次来景德镇的时候看到了,也就是景德镇的旧码头,这还是景德镇的司机师傅告诉我们的,不然,还真的不知道我们路过的地方就是曾经繁华的码头。
如果我和景德镇还有缘份,那我一定要处处走一走,了解一下它的前世今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