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脑科学与课堂》,内心波澜起伏,最触动我的是“为学习营造情绪氛围”。我想,与其说本书阐述的是脑科学与课堂的关系,不如说它实际上表达的是师生情感的连结、关系的建立、情绪的安抚与信赖等等。用佐藤学的话来说,一个教室迥异于别的教室,在于它流淌在课桌之间的东西。它,是带着生命气息的优质课堂的起点。
“让学生回归到爱上阅读的状态。”回归故事本身,回归生命与成长,思想激荡、共振,从而共情、共鸣,个人体验与感受会汩汩流淌。阅读,绝不为阅读而阅读。共写,建立在共读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点,学生总会给我们惊喜。我的课外阅读就这样做。
创新小报,助力飞翔;经典品味,吻醒心灵;电影启智,拓展视野。博客互动,书信往来,“心语本”唤醒,晨会引领,活动助力……我不断拓展“幸福草”教室的“幸福”外延,不断丰富沟通、互动的形式,创造着属于我们幸福草中队的独一无二的幸福生活。
读这本书,我想起了曾经的这段时光。今天,也更让我坚信,除了那些策略与方法,更主要的是班级的温度及由此延伸的美好,唯有教师心灵的温暖才能培养出有温度的学生。因懂得而慈悲,因理解而宽容。孩子才会进入我的视线,我也才可能学会站在儿童立场解决问题。我和学生、家长,共同经营的是这样的幸福生活,后来孩子进入中学发生状况时,几个家长相约来找的是我这个小学老师,和他们一起出谋划策商议解决孩子之间的问题,只因为我熟悉他们的孩子,懂得他们的内心,理解他们的感受。
读该书,我某天的阅读打卡是:读《脑科学与课堂》最大的收获便是懂得了情绪处理,更多地理解了自己与孩子,关注细节,不骄不躁慢慢来,也明了了楼之问题根源,找到了我的自我判断的佐证——那些报告与养育者保持情感连结的学生更少地涉及每一项危险行为。他们会有更好的学业成绩、出勤率和毕业率。他们参与学校破坏性行为和暴力的可能性也更小。反之,亦然。
今天提笔写读后感,我想就这一点阐述我对教育的重新认识,或者说是一些独特的心理感受与情感体验。
温暖第一,心理暗示的反应竟然如此强烈,放下执念多悦纳
16年的12月底,我的左手腕粉碎性骨折,保守治疗导致掌倾角出了问题,恢复无望。新学期开学在即,我的手依然肿得厉害,一按一个坑,自己看着都害怕,走路的轻微晃悠也疼,想着开学后那些实际困难,不由得暗自发愁。如何收费?如何带领学生跑操?学生那么多,像潮水般汹涌,即使不跑操,万一上下楼发生碰撞……想着,身子竟不由自主颤抖了一下,手骤然间疼得我龇牙咧嘴惊叫起来。一个手赶紧去捧起吊着的臂膀,可无论什么姿势,无论怎么小心翼翼去呵护,痛感都不曾消减半分。
我的一闪念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这样巨大的疼痛与连锁反应,我被惊着了。我们这个职业,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恐怕免不了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或给学生贴上各种标签,或心理定位一个个学生,这何尝不是我们在不断强化着自己的心理暗示呢?而心理暗示无形中会给当事人带来多大的伤害,我算是第一次品尝与咀嚼,竟然如此让人恐惧。
因此,当读到“为学习营造情绪氛围”中作者抛砖引玉的问题:“回忆一下自己的求学经历,回想当年被一位老师或者同学无意中当众羞辱时感受如何?”除了自己的恐惧经历,瞬间想起的便是毕淑敏的故事。
小学时,她被选为合唱团成员,但是老师发现她唱歌跑调,就让她退出,但是因为她个高,退出后影响了队型,所以又把她拉回来,但老师只许她张口,不许她唱出声音来。从此,她就有了“ 唱歌恐惧” 和“ 发言恐惧” 。转变发在他学了心理学之后,她运用心理治疗的方法在自己的身上,“ 搜索” 出了她的童年创伤,才打开了自己的心结。她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寻找幸福,而幸福来源于健康的心理。“ 送孩子进名校、学特长,还不如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她这样说道。
教育者和养育者都希望每个孩子都认为学校是令人愉快的学习,经历是令人期待的,学校不是有压力的环境。不幸的是,结果未必如此。庸师一句话,差点扼杀一个人才。我们要谨记:“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为学生营造情绪氛围,设计合适的活动,释放学生的压力,始终如一温柔而坚定,理直而气柔。切记:没有什么所谓的刀子嘴豆腐心。
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一定是在不经意的点点滴滴中累积着。这些与我们的思想意识息息相关,放下执念,充满正念地与一切怡然相处,包括病痛,才会有随心的宁静与喜悦。这样无可替代的体验换位思考,第一次拥有,大概今生也不会再忘记。它也时时警醒我,也因这份体验,更加懂得包容与接纳,改变最大的也是我们班那个被赐予了很多恐怖标签的子同学。
明艳第二,无能为力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接受不完美也是爱。
受伤后,那些最简单的举手之劳的事情,挠个痒,扎个小辫儿,开个水杯喝口水全都无能为力。这些平时都不会觉知,而此刻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心里明晰无能为力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了。
不得不承认,每个班里都会有我们无力改变的孩子,本学期被某校劝退后来到我们班的一鸣就是。他的到来真的是一鸣惊人,基础差到离谱,没有一课词语默写不错一二十个,作文压根还没入门,还撒谎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模样。我除了无奈苦笑,跟他打趣:“你一来呀,我们班里的孩子都一下子脱贫了!”
楼,我能改变他吗?这学期,他厌学情绪爆棚,已经连续几周缺课,每周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德育处约谈家长,反馈给我们的意见是:孩子来学校就可以了,作业不要问他要。哈哈,不做作业,成了名正言顺的事情,我还能够问他要作业吗?我岂敢碰这样的红线?本来六七十分肯定有的孩子,一下子成了三十来分的模样。
不过,说实在的,真的能够接受这样的现实。教育就是如此,面对的是一个个生命,有着太多人力不能左右的东西。无能为力,是最大的悲哀。教育的魅力在此,痛苦与哀伤也在此。他们是一个个家庭的产物,家庭的基因、文化、环境、视野、理念等等,是诸多综合因素造就了这一个个迥异的他们。任何改变都需要内驱力的作用,外力只能推动,而非决定性因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改变?可能性微乎其微。家校本应该是合伙人,而我们的家长及其他,远没有这样的高远视野。不知不觉间,家校关系已经缺乏了起码的信赖与合作。
天鹅拉车的寓言故事说的就是这样的现状:天鹅、大虾、梭子鱼三个朋友想把一辆很轻很轻的车子拖走,他们拼命地拉呀拉呀,车子却一动也不动。原来,天鹅伸着脖子要往天上飞,大虾弓着身子使劲往后靠,梭子鱼一心要往前面的水里跳,他们怎么可能拉得动车子呢?
困顿心灵的是看不见的伤痛。接受不完美,依然热爱着。真正的爱,它应该不偏执,不矫饰,不虚伪。在班集体中,老师总是掌握着话语权,教育引导总会得到绝大多数孩子的认同。过度渲染,某种程度上而言,是道德绑架,怕也是暴力沟通。接受之余,适度关怀,耐心点拨与要求,这才是可为之处。有人说铁屋子里第一个醒来的人是痛苦的,我不敢说自己是那个第一个醒来的人,但当你知道什么是更好的,无疑是痛苦的,而自己却无能为力,只有沉默。接受不完美也是爱,沉默是我爱你的最好方式。
舒心第三,从能够改变的地方着力,充分练就自己的“手感”
最近一个月,一直跑中医内科,我有机会在中药房看到两个年轻人配药。他们娴熟地从抽屉里掏出配方里的一味味中药,每人一架天平秤开始过秤。他们俩一个清秀,一个黝黑,手法也不同。无论是蓬松的花草,或是块状物,清秀的那个抓起来之后都是握一握,再颠一颠,再逐一放入跟前有序排列着的几个脸盆里。另一个呢,则是用几个手指捏着抓起来一些放入盆里。他们俩差不多都能够一下子把那些药平均分完,剩余一点再根据感觉分进某几个盆里,其中肤色黝黑的更为精准一些。熟能生巧,手感才会那么好。看他们操作,享受专业的魅力,如同欣赏一帧流动的艺术品。
医生和教师,是常常被用来比较的两种职业,都需要专业的知识与素养。但,也会囿于从业者各自的悟性和手感,会呈现出不同的工作状态:懂与精,尽职与尽心、传统与创新、按部就班与独辟蹊径……不断满足是向上的车轮,就人与人精神相遇的职业,尤其如此。看到的这一切,给了我审视他人与自我的机会。从可以改变的地方着力,努力练就自己的“手感”,于无痕处育人。
“脑的注意系统忽略这些物理和感觉信息,以处理那些它接收到的更有用的和更有吸引力的信息。”读到这段文字,我觉得我们需要练的不止“手感”“口感”,更重要的是“敏感”,抑或“钝感”。
可老师似乎天生有一双火眼金睛,有着明察秋毫的本事。在课堂上,注意力特别敏感于那些不和谐的信息。如端坐时,我要求学生六条腿着地,凳子四条腿加自己的两条腿,以避免各种无法用言语描述的散漫姿势。可班里的瀚,时常坐着坐着,他的人就连同凳子摇晃起来,发出刺耳的声音。为避免它吸引了别人的注意力,我时常要提醒他注意,有时也会调侃:“你屁股底下的凳子要能说话,它总会说自己真是倒霉,轮到这么一个小主人。”尽管如此,他的习惯从来没有改变。
此刻,突然想起在某本书里读到的一句话:告知真相也是无济于事的事,那就没有必要说。今天看来,我认为的它会影响其他学生,其实恰恰可能是我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又扰乱了学生的学习节奏。做老师,不能眼里揉不得沙子,必定有比这更好的法子。
想起自己小学阶段的一位老师。他姓冯,教我们数学,书写清秀宛如他的一表人才。当年的农村小学,处在那种家属可以随意闯进课堂,要求老师跟她回家去逮逃走的小猪的年代,是很少见到这样清秀挺拔、干净利落的人。记忆深刻的并不是他教了我什么知识与能力,而是某一天的课堂上,他抚摸着我的脑袋,对咳嗽不停的我说:“哎呀,咳得太作孽了,快趴着歇一歇吧!”有名人说:“唯有爱与咳嗽难以控制。”可老师的那句话竟然有着神奇的疗药,我竟瞬间停止了咳嗽,简直不可思议。
记得的另一位数学老师,是我准备考教师资格证书时的补习老师,他是我们当地的一位中学老师——当时我们几个姐妹组了个团,请他补习。面对着原始学历很低的我们,他似乎有着一种天生的鼓励人的能力,每一次讲解习题前,他总是说:“来来来,我们来看看这道题,这道题是有点难度的……”在这种言语暗示下,我们做不出题似乎也顺理成章,做出来了就真的是了不起的成功,而我还偏偏是那位常常能得到他额外夸奖的大孩子。这段经历,也就这样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他们都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真正美好的教育,应该是唤醒人的自信,让生命由内而外的透亮。帕尔默说:“好的教学是对学生的一种亲切款待,而亲切的款待经常是主人比客人受益更多的行为。”钱理群教授说:“不去做,永远不知道它有多好;照着做,永远不知道它还可以更好。”没错,教育虽不易,但仍有无尽的可能,总有可为之处。继续努力,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