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摇兰州,兰州摆北京,一路摇摆,一路驰骋;全途思索,思索什么,思索我为什么来北京?我的家李家堡;全途颠簸,颠簸出了我的思绪,我要带什么回到黄土高坡的李家堡,我的心在李家堡。
我在北京的初夜今晚我穿上了负有责任的衣服和号牌进入训练营,发现来自全国三十名老师中,有十二名来自甘肃,十二名中五名来自定西市,定西市的五名中有三名来自安定区,这三名就是李家堡沙滩小学的王兆校长、李家堡联合小学的刘洮林、衙下学区的赵应军校长,我们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沪江的受益人,谢谢沪江,谢谢吴校的团队,是沪江让我们如此“理直气壮”,是沪江让我们一个小镇的教育走在了乡村教育的前列,是沪江让我们三人(李家堡和衙下的老师)可以在2017年的EV活动中充当“老大哥”。
我在北京的初夜今晚我们主要进行了自我介绍,我在自我介绍中这样说“我是来自甘肃定西安定区李家堡学区的……”,话没有说完,这时金上青(训练营营长)打断了我的自我介绍,你是李家堡的?你们是不是阳光课堂的那个李家堡?是不是去过沪江的哪个李家堡?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接下来我继续介绍道,我在沪江的时候就已经确定来EV,这次我想带点东西回去,问我带什么,我说带经验但不带模式,我带的不只是EV的经验,还有兰考县的,(一天读5页写小记,一周读的写周记,一月写回顾,学期总结笔记)(小记20字以上,月回顾50字以上……),希望我的自我介绍不令各位读者失望!
我在北京的初夜《阅读的力量》回李家堡必带的一本书
今晚我先给大家分享一下“大阅读”下的晨读。
晨读是什么?是在清晨唤起孩子不洗脸的眼睛和脸庞、几个月不刷牙的嘴巴、耳屎堆成球的耳朵的活动;是来自个个社(相当于大队)儿童心灵之间的交流方式,不要再让三四公里外的学生一进校门就是打扫卫生,曾经上百学生学习过的校园,现在让不足20名的学生去打扫,何足奇难?他们几乎都是空肚而来,期待我们的营养早餐,这样不是给他们当头一棒吗?要想让学生有用,首先校长和老师得做有用功,学习环境重要,可是和村小面临的困境相比,何如?难道我们是因为卫生不好找不到生源吗?
在培训手册上有一句是这样说的,“晨读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感受文字的魅力的过程,不需要抄写,不需要背诵”,这句话我不赞同但不敢表达,本次培训的全部是村小一线老师,何为村小?何为一线?清晨家长只有和鸡鸣声作伴,孩子只有和月影同行,那有机会和家长同读?同写?
我在北京的初夜《教师效能训练》回李家堡必带的第二本书
今晚我通读了本次培训的阅读篇,就村小开展阅读的方式提自己的几点小意见,望各位海涵。
1、齐读,现在的乡村教育需要扩大阅读量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老师,一学期下来,说不定学生看过的书比老师多,至少他把教材上的必读必背文章可以背诵下来,而老师呢?能吗?首先我不能,因为我不是专业语文老师(我是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的语数外老师)。
2、跟读。在培训手册上把齐读和跟读分开了,其实我想跟读和齐读一定得整合起来,活跃阅读气氛,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换读,这次你一句大家接下一句,下次另一个同学一句其他接下一句,(献丑了)
3、现在是凌晨1:20分,突然下起来雨,我又想起了阅读环境,全校一个阅览室够吗?不够!其实一线教师把阅览室的概念理解死了,认为放图书的地方就是图书室,就是阅览室,我认为有书的地方就是阅览空间,不是阅览室,爱读书的人,书的影子下面是人,而不是人的影子后面是书,书永远追不上人,书虽千页而不及人双腿!
两分钟之内给我组设计的组名、口号、动作,这个组只有我一个甘肃的(右数第二是我的指印和签名——洮林)。
我在北京的初夜阳光课堂助学刘洮林
2017年8月17日写于北京西翠之旅宾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