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方充满理想的土地,也是一片饱含情感的天空。
有人说,人生就像一本教科书,一页页地翻过。
有人说,做官的越做越大,教书的越教越穷。徐志摩有句诗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而教师连衣袖都不用挥,因为他们本来就两袖清风。
但我知道,“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我知道教师是人们心中一份神圣的职业;我知道教学对于教师本人也是一种最高意义的自我教育。三尺讲台不仅使教师照亮了别人,也升华了自己!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心相随,爱相随!
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使我懂得了“累”的结构,理解了“爱”的内涵,体会到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诚;也懂得了如何以自身的言行去影响教育学生。因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叶圣陶先生先生曾说:“教师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我们人民教师的优良传统和美德。汉代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和楷模,教师的世界观,言谈举止,道德品质都会给学生留下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自己必须先做到,言传身教,悔人不倦。儿童、青少年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正是个性与品德形成时期,尽管社会环境、家庭等因素对他们的个性形成和品德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作用最大。一方面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是通过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产生影响。在孩子眼里,教师是正确的,教师的话都是对的。由于儿童好模仿,因此,教师的言行就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个性、品德的发展。例如,在观察中发现,如果一位班主任连续带了两年,那么,这个班的学生说话的语气、语调、办事的风格在很多方面和班主任有类似之处。所以我们教师要做到: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自育。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是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造成多么深的影响呀。用一颗朴实的爱心去塑造那小小的灵魂,用一双温暖的大手去紧握那稚嫩的小手,爱能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因此——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爱的教育无疑是个永恒的主题。
可以说,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消除师生之间情感障碍的保证;爱心是使师生成为知心朋友的桥梁;爱心是转变后进生,使他们良好发展的灵丹妙药。学生能够对老师做到“亲其师,信其道”,正是老师无私向学生奉献爱心的回报。
教育事业是一曲爱心赞歌,是需要付出心血的。对学生的教育往往不会如此顺利,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智力还未开发,就像是一块尚未进行雕磨的玉。老师作为学生思想上重要的启蒙人,如果用爱心去关心他们,用爱心去帮助他们,会使他们成为一块名副其实的美玉。俗话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要让学生心悦城服地接受教育,必须下番功夫。做教师的平时和学生多沟通,从儿童心理学入手,深入到学生中去,事事注意,时时留心,细致观察每一个学生,跟他们一一谈心,了解他们的爱好、困难、忧愁、喜悦等,做他们的大朋友。对防御心理强的对老师有畏惧感的学生平时对他的点滴进步多表扬和鼓励,使他树立自信心,让周围同学多跟他玩耍,培养他和同学之间的亲和感。“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因人、因事、因地而异,灵活改变教育方法。还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不轻视“差生”,对学生一视同仁,把爱的阳光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丹心一片,和学生心心相印。
但仅有爱是不够的,一味的爱和一味的宽容可能会结出事与愿违的苦果,爱应当与适当的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这才是老师在教育中追求的真谛!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偏爱、而是无选择地、公正地爱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充满希望,在教师的帮助教育下健康成长。
所谓“真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把握爱的原则,是帮助他们进步的关键,老师必须将自己的爱心和耐心,化作无声的细雨,用精神的甘露去洗涤学生精神上的尘埃。
培根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不应该像蚂蚁一样单是收集,不应该像蜘蛛一样只从肚里抽丝,我们应该像蜜蜂,既采集又整理,这样才能酿出香甜的蜂蜜。”这正如明代思想家黄宗羲所云——
“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
教师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
教师所传授的,对学生来说都是新知识,对知识的第一印象会给学生留下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教师的教授内容必须准确科学。教书育人是一项职责重大的严肃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和马虎,不允许有含糊不清和错误的概念出现。要保证学生掌握真正知识,作为教师不能用照本宣科,满堂灌等方法来教学生。这样,就要求教师自身应当有渊博的知识,通达的学识,应当能够对科学知识的严密系统有通透的理解,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知识才能被学生所接受理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并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完成知识传授的过程。
教师要有科学的教学理念。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所以,当代教师更应不断更新观念,实现角色转变,要从做“教书匠”式的教师向承担应负使命的教育家转变;要以教师为本,转向学生为本;要从拥有知识转向知识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要从“为教而教"”转为“教是为最终达到不需要教”。
教师要有创新的意识。
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瞬息万变。21世纪的教育是素质教育,21世纪的人才应当是创造型人才。教师必须有投身改革的勇气和不断创新的精神,投身科研,不断进取,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推成出新,使自己的劳动充满创造性。所以我们要把每一个课堂作为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嘴巴、空间和时间的阵地。让学生敢想、善想、敢干、敢说;边动手边动脑,实行手脑结合、实践结合;多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把训练口才和训练思维相结合;丰富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
“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每个教师虽然只是沧海一粟,但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只要我们对教育事业有着执着的爱,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迈出坚实的脚步,那必将会踩出一条宽广的科教兴国的光明大道!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爱始终是贯穿这一过程的主旋律!
教师的工作是琐碎的,没有惊天动地之举,然而就是在这许许多多的琐碎中蕴涵着博大,在每一个短暂的瞬间里孕育着永恒!
教师的人生就是实实在在,默默无闻,不求索取。没有动听的故事,没有惊险的飞跃,有的只是岁岁年年、朝朝暮暮中和学生的风雨兼程!
心相随,爱相随!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这样一句话:“花的事业是甜美的,叶的事业是尊贵的。”就让我从事这一份尊贵的事业,做一片美的叶子!
网友评论